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粟裕“三立”的启示

(2009-03-08 12:10:48)
标签:

华东野战军

军事

毛泽东

粟裕

无冕元帅

分类: 煮酒论史:真实粟裕

                             粟裕“三立”的启示

 

   《左传》上说,一个人想流芳百世有三种方式:立德,立功,立言。能独具其一已经很了不起,但我军历史上却有一名将军三者皆备,他就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

  立德:两让司令,高风亮节。1948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将陈毅调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其华东野战军司令兼政委之职由粟裕接任。

 

  对这一重大人事变动,粟裕感到非常意外,一再表示华东野战军离不开陈毅。无奈中央军委决心已定,粟裕只好独自挑起华东战区的大梁,但仍然建议保留陈毅华东野战军原职,自己仅以代司令兼政委的身份主持全军工作,而且还把建军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向已赴中原军区的陈毅请示汇报。粟裕有司令之才,却不求司令之位;有司令之命,却不受司令之职;有司令之实,却不较司令之名,这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就被任命为华中军区司令,但他主动把司令让给了张鼎丞,自己甘当副职。粟裕“两让司令”的故事在军内传为美谈,其实我们更应该看到他高风亮节后面以革命全局利益为重的一面,正如他向中央军委建议改任张鼎丞为司令的电报中所说:他(张鼎丞)任司令“更有利于今后工作”。

  立功:屡战屡胜,战功卓著。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相继指挥了苏中七战七捷、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大捷、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决战诸役,有力推动了华东战区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再到战略决战和战略追击的转变,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到来。如果说解放战争是一匹马,那么四大野战军就是四条腿,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则是其中强壮的一条。如果这条腿少了或瘸了,解放战争这匹马就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能不能跑得动?能不能跑得快?能不能跑得好?在和平时期,军人建功立业的机会相对较少,但绝不能因此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常言道:“居安思危”。作为一名军人,我们不但要有一颗“报国心”,还要有一身“好武艺”,这样才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立言:三次建议,意义非凡。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建议在苏中内线作战,结果取得苏中七战七捷,中央军委也据此将全军的作战方针由出击外线改为内线歼敌;转入战略进攻后,粟裕建议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密切配合,在中原打大仗,不久就在豫东战役中一举歼敌近10万,扭转了中原战局;战略决战阶段,粟裕建议并成功组织淮海战役,基本肃清了江北国民党军势力,为尔后的渡江战役和战略追击奠定了坚实基础。不难看出,粟裕的三次建议恰好在解放战争战略防御、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三个节点上,为推动解放战争的顺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粟裕前两次建议都是在中央军委已经定下调子的情况下斗胆直陈“异见”。善言是能力,敢言是品质,但有人可能会认为老向上级提意见会影响上下级关系,有话也不讲,这实际是私心杂念作怪,往严重里说是对大局不负责任。实际上,服从命令和敢于建言并非“势不两立”,粟裕早就作出了表率:一方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另一方面在上级新的指示到达前坚决执行命令,该说的说,该服从命令的服从命令,既不矛盾,也不耽误。

  在粟裕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除了用“嘴”和“笔”去缅怀这位共和国第一大将之外,我们更应该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他的“三立”精神,使之“复活”在当代军人当中,这才是对粟裕同志最好的纪念。 《解放军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