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济南战役后采访华东野战军统帅粟裕
张雄文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粟裕指挥华野举行了济南战役,创造了就任新职后的第二个大杰作。
战后,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华东野战军统帅粟裕,询以济南战役胜利的原因及在军事上的意义。
粟裕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胜利的原因,特别指出进行了充分的战役准备工作。他说:
豫东战役以后,华东野战军普遍进行了评功庆功,选举人民功臣及英雄模范等,开展革命英雄主义运动;
从上而下进行检讨和从下而上总结战役经验,学习攻坚战术,改造俘虏,教育新战士,并准备后备力量;
全军进行了战局学习,贯彻三查三整,建立与健全了各级党委制,普遍成立了战士委员会,进行了缴获归公、军事民主、城市政策等教育;
组织了供给、卫生、兵站、运输等后勤工作;
对战时政治工作、宣传鼓动、火线入党、火线整编、火线评功、火线政治攻势、战役报道及思想指导等一系列的工作,都在事先进行了研究并深入传达布置,使每个指战员了解作战意图以及如何为解放济南与歼灭敌人而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物质上准备大规模的连续持久的艰苦作战。
这些准备工作的实际效果,在战役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显然,所有这些工作,均体现了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对华东战略方面军的全面领导才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