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食成就一座城市

(2022-10-06 22:50:25)
标签:

散文

分类: 文苑漫步


不知从何时起,很多人把兰州和牛肉拉面连在了一起。只要一提到兰州,就会想到牛肉拉面;只要说起牛肉拉面,就会引出兰州的话题。兰州与牛肉面之间似乎可以画上等号。的确,到了兰州,当你踏上这块依山傍水的西部省会城市时,闯入你眼帘的常常是那一条条蓝底红字的饭馆条幅,上面写着“清汤牛肉面”几个红色大字,刺激你味觉的也是那满城大街小巷中飘溢着的拉面特有的清香。抵挡不住那独特清香滋味吸引的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到品尝牛大碗的队伍中去,也端起那大瓷碗吸溜吸溜地连吃带喝,并且赞不绝口,就连老外也常常跷起大拇指夸赞牛大碗。隆冬的清晨,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身份者人人都端着大瓷碗一溜儿地蹲在饭馆门口、马路边上吃牛大碗的风景,在外地人眼中着实很抢眼很实在,足可见其魅力之大。

  发明清汤牛肉面、为兰州摘取金字招牌、为平民百姓创造美味面食的是兰州的回族人马保子。传说马保子自幼家境贫寒,无钱上学,很小就走上了谋生之路。他在家里加工制作出一种叫热锅子牛肉面的面食,然后沿街叫卖。辛辛苦苦几年下来,他终于租下一间低矮的小铺面,结束了沿街叫卖的生涯,开始了固定的小本经营。起初,他清晨卖清汤牛肉面,下午则煮些牛肝羊肝摆在门口卖,将煮过牛肝羊肝的汤兑入牛肉汤里,从而勾兑出了清香美味的牛肉汤。他独具匠心,经营有道,每逢顾客进门,先呈上一小碗香喷喷的牛肉汤,上面漂着翠绿的香菜和黄灿灿的芝麻油,令人顿觉胃口大开。他的生意越来越旺,很多人纷纷前来拜师。马保子死后,其子马杰三接替经营,除了按父亲原有的方法精心烹制外,他还特别在牛肉汤的“清”字上下功夫,使牛肉面的制作更加精湛讲究。用他的话说就是:“汤要清而亮,肉要烂而香,面要细而长。”现在流行的说法是:“一清(汤),二白(面),三红(辣椒),四绿(香菜),五黄(萝卜)。”再听听牛肉面中的“大宽、小宽、韭叶、粗细、二细、毛细、荞麦楞”等种类,就让每个人有了根据自己喜好充分选择的余地,因而兰州牛肉面馆内从早到晚都是顾客盈门,熙熙攘攘的喧闹中,回荡着小堂倌“大宽”、“二细”、“韭叶”、“毛细”的吆喝声。正是这些考究的作料和独特的做法,才使兰州牛肉拉面香飘万里,声名远播。

  一碗面扶持了一个民族,一碗面也成就了一座城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