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专语文第一册《梦和泪》教案

(2020-05-03 11:25:37)
标签:

教学

分类: 教育科研

梦和泪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的伟大人格;

2、领会课文标新求真、以小见大的巧妙构思;

3、了解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记叙文中心和材料的关系;

2、通过阅读训练,学会把握文章中心的方法;

3、理解比较与衬托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文章是如何把梦和泪巧妙联结在一起的?

教学设想:本文是自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师设计问题,予以适当点拨;讨论时,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不可包办代替。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初步感知冰心老人“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的伟大人格;

2、把握文章中心。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

1、 课文阅读不少于2遍;

2、 整理文中生字、词汇。

一、检查预习

   听写词语:噩梦  愕然  豪恸  吊唁  铿锵  璀璨  泅水

 呓语  揪心  厮杀  号啕大哭  梦寐以求 

   生当堂互批并订正。

二、导入新课:

师:在上世纪的中国文坛,有一位与世纪同龄的女性作家,她一生追求爱和美,惯写童真和母爱,文字清丽典雅,自成一格,她就是——(生齐答)

师:对,她就是冰心老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文学史上另一位著名作家老舍之长子舒乙为冰心老人所写的《梦和泪》

三、生自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

1、本文是一篇   文,浏览全文,说一说全文线索是什么?

2、文章写了冰心的梦和泪,那么,冰心的梦是什么?冰心的泪又为何事而流?

3、 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三大部分的意思。

4、 读完全文,你认为冰心老人具有怎样的人格?

生讨论,师作点拨。

(提示:1、读每部分开头一句,可以发现:全文是以梦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2、就表层来说,梦即是写一部关于甲午海战的书;冰心的泪是为甲午海战而哭;

3、第一部分:冰心的豪恸大悲

   第二部分:冰心父母的故事

   第三部分:从冰心的梦看冰心的性格

4、用文中句子,见全文倒数第二段)

四、研读课文最后一部分

生齐读第三部分。

思考:最后一部分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生讨论回答。

(提示:揭示全文中心。可在原文中找句子,即“这就是可爱的冰心——远不失赤子之心,远追求完满和美好”,结合“阅读提示”,文章所要表现的就是冰心老人这一伟大人格。)

五、师:中心要靠材料来表达,文章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表现这一主题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准备下次课讨论。这节课就到这里结束。

   作业:

1、给听写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或成语。此题上作业本。

2、课后阅读冰心作品。

 

 

 

附板书设计:

 

 

            文章以“梦”开头           

  线索      文章以“梦”结尾     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

又以“梦”贯穿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选材特点;

2、掌握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上次课布置的思考题:

生讨论。

(师提示:结合上次课所讨论的“冰心的梦是什么”和“冰心的泪为何事而流”)

明确:本文是通过写冰心的哭及冰心父母的故事来表现主题的。

二、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文中描写冰心哭的句子。

进一步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得一向微笑的老人如此“豪恸大悲”?

(提示:在文中找句子)

生回答。

明确:表面上,正如上次课讨论,是为了甲午海战而流,再往深层思考,其实是为了可爱的朋友,为了多难的祖国,为了民族遭遇的屈辱和劫祸。这里插入介绍了吴文藻先生去世时冰心没有流泪,可见冰心的泪不是为个人而流。这种感情是(生用文中句子集体回答“最博大、最无私”的)

生齐读第一部分的倒数第二小节。

师作结:用冰心的泪来表现她的伟大人格,落笔点小,着眼点却很大,突出地表现了冰心的那颗赤子之心,可谓是匠心独运。

三、生默读第二部分,思考:冰心父母的故事和文章主旨有何内在联系?

    生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部分写了哪些事。(见“板书”)

生讨论思考题。(提示:认真阅读第二部分开头五节以及倒数第二节)

师明确:冰心的泪不是偶然的,她的爱国情愫、赤子之心是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以倒叙手法讲述关于冰心父母的故事。福州主街上的“白榜”,母亲怀揣的大烟,大连水域的炮火,烈士死难的故事,中国士兵不屈的精神,时时牵动着冰心的心,直到95岁高龄,“她梦寐以求的头等大事就是记下少年时父辈们多次讲述的那段可歌可泣的血泪史”,正是它们不止一次地引得老人号啕大哭。这就是冰心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的灵魂,是冰心之泪的思想基础。

师作结:至此时,我们找到了文章表现冰心老人梦和泪的联结点,同学们认为是什么呢?

生回答。

师明确:冰心的泪是梦的外在表现,她的泪是为梦而流,而她的梦就是她的爱国情愫的具体写照,这样冰心的梦和泪融合到了一起,冰心个人的情感与祖国的命运也紧紧地联在了一起。

四、讨论文章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师:为了写好“梦和泪”,文章进行了多层次的对比、烘托和渲染,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些对比找出来?

生在课文中找。

明确:冰 心 放 声 大 哭 ——有泪不轻弹

      冰 心 的 泪       ——冰心的梦  

          冰心要写一部大作品——写短文是她的主张

师:这样对比起了什么作用?

生思考。

明确:在对比、烘托和渲染中,冰心的梦和泪得到了升华,有力地表现了主题,使我们更深入地进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领会到人物的伟大人格。

师总结语言特点:

质朴、真挚、意味隽、值得学习品味。

生齐读几个重点句段体会。

五、总结、作业

1、       本文在选材上标新求真,以小见大,巧妙地以梦为经纬,以泪为焦点,脉络清楚,重点明确,充分表现了主题;

2、       对比、烘托、渲染手法使主题得以升华。

 作业:

1、       课堂讨论完成文后练习一、三、四;

2、       文后练习二上作业本。

 

 

 

 

 

 

 

 

附板书设计:

               一种真正的大哭    

豪恸大悲        一种豪不掩饰的哭                 制造悬念

       一种声泪俱下的号啕大哭

一种像火山爆发荡气回肠的哭

 

                为了可爱的朋友

魂牵梦绕        为了多难的祖国                   动机目的

为了民族遭遇的屈辱和劫祸

 

冰心父母的故事

   福州主街上的白榜

往事回忆         母亲怀揣的大烟                 思想源泉

大连水域的炮火

   烈士死难的故事

   中国士兵不屈的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