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开瓶费”说到企业“亲和力经营”

(2005-10-10 07:44:54)
分类: 财富伤疤

自带酒水到酒店消费,到底该不该收取“开瓶费”,也就是服务费,这一直是消费者和商家激烈争论的话题。海南省餐饮酒店行业协会日前认为,餐饮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成本,要分摊到消费者的消费实物上,包括菜品和酒水,消费者自带酒水享受了酒店提供的服务,餐饮企业可以适当收取服务费。(8月3日,新华网)

http://cimg.163.com/news/2005/3/15/20050315112430d41d8.jpg

海南餐饮酒店行业协会或许是“我提供了服务,你为服务付费”这一市场经济原教旨主义根本信条的拥护者之一,从而认为“开瓶费”征收合理。我无意断然赞同或反对该协会的说法,只是觉得如果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去审视这一问题,答案或许会“不请自出”。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意即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其实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选择成本。比尔•盖茨当年中途离开哈佛大学,就是因为他意识到辍学的机会成本是最低的。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当年他坚持把大学读完而没选择创业,也许世界上就不会有他这样一位首富了。

如今的酒店征收“开瓶费”,我们何尝不可沿着机会成本的路线去分析。酒店收取“开瓶费”能使其账面收入增加,但消费者对此举不一定能理解,他们或许会换一家不收开瓶费的酒店用餐,酒店的客源由此减少,更重要的是可能将被指有“乱收费”的嫌疑,这样来看酒店其实是得不偿失的。而如果酒店准许客人自带酒水,也就是不收“开瓶费”,其成本不外乎少卖了几瓶酒,服务生额外服务了一会儿,但其收益却不可小觑,因为此举给客人留下了饶有亲和力的印象,好的口碑可能会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其实从商业角度来看,“此店不收开瓶费”的招牌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卖点,其市场效果远非一般的促销活动能比拟的。

酒店收取“开瓶费”的高额机会成本由此凸现,因为它放弃了比眼下收益更为重要的东西——亲和力,而不收开瓶费的酒店深谙亲和力其实能转化为更大的收益,所以不惜自己吃点“亏”。非常简单的行为,其实与美国“营销学之父”菲利浦•科特勒1994年提出的“让渡顾客价值”的理念不谋而合,他认为现代企业应竭力利用“软性方法”从细节入手给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比如帮顾客节约时间,通过提供良好消费环境让顾客舒心等方式,因为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其实等于为自己创造价值。

郁达夫曾有句名言:“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围绕“应不应收取开瓶费”这一看似鸡毛蒜皮小事的争议,其实已远远超出了酒店盘打“小九九”的表象意义,它更映射出我们在人性化经营与细节化管理方面的欠缺与不成熟。真正成熟的市场分析,应从价值创造的“机会成本”入手。急匆匆、硬梆梆地说吆喝着“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只能说是一种“莽汉思维”,殊不知,商业经营的亲和力如今比什么都珍贵,也更稀缺。(东方愚8月3日于青岛浮山公寓,发表于8月4日《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注:请在下面页面投《财富悲情》一票,http://publish.sina.com.cn/show.php?p_id=6&t_id=559&s_id=0 多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