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笔记 |
研二的时候,我在S公司实习。
上班第一天,中午排队领餐。一个老资格的同事风风火火闯进来,一看快轮到我了,连忙打个招呼,今儿中午有客户,不好意思我先拿一份儿。这同事前脚刚走,旁边一个上了年龄的前辈咳嗽着踱了过来,我下意识朝边上一让,这下可好,他身后的同事也当仁不让地冲到了我前面……结果是,饭都被领光了还没轮到,我干脆去吃了麦当劳。
晚上下班前,直接上司关起门来找我谈话,先是劈头盖脸来了一句,你这种态度,根本没办法在这个单位生存。我当时就懵了。上司于是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在S公司,你不但不能让,还必须学会抢,在将来,你抢的可不是一份工作餐,而是客户、资源、提升机会,你必须跟人去争跟人去抢,才能在老板面前表现自己,才能有出头之日。
那一席话,让我想起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职场如战场?果真如此吗?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亲眼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抢”。为了提成,两个销售经理给同一客户打电话,自动降价,直到没有利润,只有工作量的地步。为了晋升,好几个同事争先恐后为领导带孩子,兼职保姆一干就是几个月。为了邀功,两个领导所写的项目总结书前后矛盾,难以自圆其说……
实习的时间不长,职场的尔虞我诈却教人大开眼界。
在实习结束的时候,我会对试图插队的同事非常有礼貌地说,对不起,大家都赶时间,请您排队,哪怕他是公司CEO。你可以不去跟人头破血流,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无可厚非吧?
其实,S公司这样的企业很多,而要判断这种“抢”文化是对还是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人把“抢”定义为竞争,这并不确切,竞争跟抢是两个概念。适度的竞争是需要的,比如末位淘汰,工作量考评,人都有惰性,没了压力,就很难积极上进,可竞争并不等同于抢,这里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在于“规则”,你在规则范围内抢,就是竞争,出了这个界限,那就是不正当竞争,就成了瞎抢。这一点也就像世界杯赛场,场上队员的拼抢是天经地义的,可如果犯了规去抢,就必须受到处罚,有时候甚至会得不偿失。有了这种约束,我们抢得就更加有道理,也就更理直气壮,企业的管理者也就更加有据可循,不会搞得乌烟瘴气、人人自危。
所以,要让“抢”成为企业的文化,首先得建立合理的规则;要让“抢”为企业带来活力而不是伤害,就得在该出手的时候立刻出手亮牌,杀一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