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笔记 |
油条,这中国特有的早餐文化,遍布大江南北。在童年的记忆里,它糅合着咸豆浆跟糍饭团的清香,在街头巷尾安慰我们的辘辘饥肠。
时至今日,油条不仅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还有了更多用武之地,从俗到雅,从街边小店登堂入室,中西合璧的酿油条,不但造型精致,味道更是精彩绝伦。
在选材上,必须用质地脆硬的老油条。可以将放冷后的油条切成段儿,回锅再煎上一遍,待足够硬时盛出装盘。
然后是准备配料,如果需要海鲜味儿,葱花、姜片、蒜蓉都是必不可少的,还可以切了洋葱段、青椒丝等等加入。有人用鱼香肉丝来酿油条,却不知哪个是主哪个是辅了,呵呵。
调酱,油条要酿得有滋有味儿,酱汁可是灵魂。我的做法比较简单,用生抽、白糖、鸡精、蚝油调味,加粉欠烧开勾兑成酱。然后将配料和油条放入拌炒,即可出锅。
喜欢海鲜的,可以把酱油换成海鲜的,或加入些虾酱、鱼子酱(个人感觉蚝油其实就够了)。
如果口味较清淡,可以将油条和配料炒熟之后,趁热浇在油条之上,待稍稍冷却后上桌,这样也更能保持油条的完美曲线。
这种做法的意义多少有点儿类似于锅巴,其意义在于,油条能够吸尽酱汁的精华,散发出鲜香浓郁的风味。油条外壳酥脆色泽金黄,细细咬去却又那么筋道耐嚼。连散落的配菜,也因为沾染了酱油条而分外鲜美。
值得一提的是,这般“酿出”的油条,口感鲜甜,绝不油腻,用来佐粥也是相当的适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