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从中秋到春节的人间至味8

食蟹的要诀
一直觉得上海人对大闸蟹是有情节的,打开任何一家上海菜餐厅的菜单,蟹粉菜都会占很大的篇幅,吃上海菜是不可以不点蟹粉菜的。从蟹粉鱼翅到蟹粉豆腐到蟹粉生煎包,都是蟹粉来唱主角,有些感叹上海人的胆固醇一定会高,还有些好奇这座城市有多少人是靠剥蟹粉来谋生的。

(毛蟹炒年糕)
那道毛蟹(比较小的大闸蟹都叫毛蟹)炒年糕又几乎是每家餐桌上的家常菜,虽然是2、3两的小蟹,蟹壳上浓而粘的酱汁一定要吸吮干净,漂亮的上海女孩告诉我吃毛蟹炒年糕最好连手指上的汁也要舔干净。
等到了大闸蟹上市的季节谁也不会错过,提着篮子在铜川路水产市场一路挑过去,价钱再贵一年也是要吃一回的。上海人吃蟹是不用工具的,只用手和牙就够了,可以坐在那里慢慢地啃出大闸蟹身上的每一丝肉,可能只有上海人的耐心才能对付这外地人认为没什么肉的大闸蟹。
上等的大闸蟹最佳的吃法还是清蒸,如果用优质的4两以上的大闸蟹去做蟹粉菜或是醉蟹,蟹王会觉得有些暴殄天物的,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吃出大闸蟹的“大、鲜、肥、甘、腥”的原味来。
清蒸看似简单,却藏着无数玄机和奥妙。煮蟹的水中添加的香料基本是为了去除大闸蟹的寒气,但是所有香料的秘密中我只知道紫苏一味。以大闸蟹闻名海内外的王保和酒家的蟹却有不同的煮法,捆蟹用的不是绳子而是从泰国进口的一种香草,蟹不是隔水蒸,而是放在水里煮,水里当然也有他们自家的秘密。
煮好的蟹要趁着热赶快吃,蟹脚容易冷,要先吃,再吃蟹身;蟹腮、心、胃、肠都是大寒之物不能吃,蟹心极寒,尤其要避之;大闸蟹是至美之味,细嚼慢咽才有滋味。吃蟹的高手可以不用工具,先吃最细的腿,腿尖用来挖肉,把腿内的肉剃出来,最后打开盖来吃,蟹腿尖仍然当作工具。吃完一只蟹,把壳拼起来还是一只完整的大闸蟹,这种闲情逸致间玩味的是上海人对待蟹文化的认同。
吃蟹的工具是清末盛行起来的,最多时号称蟹八件,据说当时在苏州女孩出嫁时必备的嫁妆。不过现在想找齐这八件不太容易了,能凑出6、7件的已经不多,爱吃蟹的人用起来也嫌麻烦,一般最多用一把小剪刀帮忙就够了。

(蟹八件包括小方桌、腰圆锤、长柄斧、长柄叉、圆头剪、镊子、钎子、小匙,分别有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多种功能。)
诚邀您加入原小娟健康公益圈,http://q.blog.sina.com.cn/yuanxiaojua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