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滕云
滕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148
  • 关注人气:14,5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好说话

(2020-11-02 11:50:50)
分类: 这个可以发

生孩子不叫生孩子,叫“吓人”。这是我看到人口普查广告语“大国点名”的第一反应。这则土鳖广告,让我不得不给美育进中考投上一票。“大国点名”的发明者,就该去学校回回炉。忘说了一句,“大国点名”,远比不上“吓人”。

北京日报客户端刊文:《人口普查“查房”是要收房产税?统计局回应》。怎么回应的呢?——“查房”只是做好人口普查的“常规动作”,无需过度解读。我翻译一下,就是以统计局的职能,收不收房产税,他们定不了。“查房”与房产税到底有没有关联,他们也不知道或不敢说。但要之,你不要过度解读——什么叫过度他们也没说。归了包堆就是,你不要解读,你只要解读就是过度。解读这活儿,只能他们来。而他们到底又是怎么解读和回应房产税这事的呢?答案就是不知道。

这,或许就是“大国点名”真正要告诉你的东西。

关于人口普查,北京青年报有篇评论,题目叫《努力消除居民顾虑 让人口普查更准确》。从此可以觑出两点:一,居民对人口普查有顾虑,这是事实了;二,努力消除居民顾虑,这是今次普查的一个工作重点,也是难点。

我印象里,十年前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时候,居民好像没什么顾虑。就算普查内容与今次一样,也没看到顾虑以及努力消除顾虑的新闻。为何独第七次普查突然有了顾虑呢?这届居民和上届居民不是一拨人吗?山东的一则官方视频算是给了答案。视频里的官员说,今次普查的不同点之一,是要利用大数据。

问题正在这里。十年前,还没有大数据。而十年以来,以各种名义广泛实施的大数据采集,无论官商,对公民的隐私权,都形成了愈演愈烈的安全威胁。这些不敢公开又野蛮公然的偷窥和盗取,从心理感受上说,就是越来越让人“不舒服”。而这回表现于对人口普查的“顾虑”,正是经年来积累下来的“不舒服”的正常反弹。

而以所谓加强保密制度来消除顾虑,则说明官方与民众,在顾虑这事儿上,根本不在一个频道。就像我家小区准备安装刷脸门禁,社工的解释是,数据只有谁谁可以看。而我的不舒服则是,第一凭什么我回家也要写进数据;第二我不知道你们要拿数据干什么。

这是我个人的顾虑。对于人口普查,有各种前车在这摆着,我,以及更多居民,顾虑当然都会因袭而生,积重难返。而当你又不能把所谓人口普查与民生政策之间画出明晰易读的等号时,顾虑自然还会放大。加之“大国点名”的强横,和统计局模棱两可的回应,想消除居民顾虑,我怎么觉得比登天还难。

以各种获得感、幸福感满天飞的今天,主人翁这个词突然让我倍感亲切。上述所有的大数据威胁,都不过是在印证,民在官眼里,到底还是不是自己人?所谓天下,还有没有他们的一份?即便都是骗人的鬼话,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听暖心的鬼话,总比有罪推定、处处防范、无死角监控要舒服。主人翁,对他们来说,其实是最大的获得感。历史也证明,只要你掏心窝子,或者你让他们相信你掏心窝子了,别说大国点名,就是为大国捐躯,他们顾虑过吗?参见刚刚纪念过的抗美援朝。

视民如伤是其福。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是:人没事,非给人摁ICU里,各种管子机器插满,还要找补一句,都是为你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