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捞人
(2020-09-15 10:59:13)分类: 这个可以发 |
我一直以为,坊间所谓的捞人一说,都是传奇。其传奇性,略等于越狱。我还一直以为,捞人,就是打个架什么的却没进去,及时止血回家,逃过一劫。
所以我当不了小说家,我的想象力,远比现实要枯萎得多。
昨天晚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第一,真有捞人这码事;第二,捞人还可以这么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弄得我都想捞一个试试了。
比如北京就有郭文思者,15年前故意杀人判了无期,以9次减刑做捞网,14年后即告释放。要不是这小子豪横疫情期间又打死了人,这个捞人传奇竟然要与观众失之交臂呢。
按媒体供述,“请托”是郭案捞人传奇的关键词,而且请托人之丰之众,又蔚为大观。监狱长、分局长、指导员之类当然不算新鲜,水浒里的故事就大多如此。检察官、法官也不意外,他们都属于穿官衣一伙儿的。而之外,老板、销售员、电视台的……还有他爹爹,归了包堆总有十数人吧,形成了一具巨大的拖网,把郭文思捞得严严密密瓷瓷实实。窃以为,比之越狱之艰辛,如此兴师动众又齐心协力之捞人大军,堪称传奇中的传奇。当然,捞网越大,参与的人越多,也越能印证狱吏贪腐之恐怖。这就不多说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算捞人之一品,但未算精绝之作。而安徽之伤人致死获刑12年,却未被收监,且两获保外就医结婚生子,这就已经超越传奇的概念了,窃以为叫作科幻可也。
媒体称此案尚在调查中,目下实难觑其端详。但仅看大略,也可知所谓捞人的创造,比之郭文思案,已成弯道超车异军突起了。
不要过早地惊掉下巴,因为现实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艺术想象远远甩在身后。
当我还不知道如何形容安徽捞人案时,内蒙给出了标准表述——“纸面服刑”。靠,绝倒。而且,还不是一起,起码我看到的,就有两起:一为通辽5名狱医参与某犯6次保外就医1次监外执行;一为获判15年杀人犯一天监狱都没坐过,判决当天直接从看守所回到村里。唯一一次与监狱交集,竟是15年后去那领回了“刑满释放证明书”。
扪心干瘪的艺术想象,回望老去的越狱传奇,不禁嘲笑:要不要脸。也只能勉强记下这聊斋志异般的鬼魅故事,假以时日,与马斯克之流试比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