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10分
(2020-05-23 11:08:18)分类: 这个可以发 |
比起抗疫医护被裁,武汉中考给一线医护子女加10分,貌似是德政了。然而大家似乎不大买账,认为这10分于公平而言是犯了大忌。这里的公平,有多指,对学生的,对其他一线人员的,对其他地方的学生以及一线人员的……乃至,对其他时期的学生以及一线人员的,等等。
善意地揣摩,加10分,是脑子一热型的决策。在中国,脑子热没热,起码是决策有无玄机的信号。越是看似理性周全的决策,越要担心它是不是个猫腻。这是我个人的经验。所以常情下,我更愿意相信脑子一热型决策的诚意,因为在主观上,它起码不会是个阴谋。
在这个前提下臧否决策得失,相信是一次有效的臧否——无论对臧否者,还是决策者。这个臧否的过程,就是对脑子一热的针对且恰当的冷却。反之,对于心怀鬼胎,这个冷却的过程,是无用的。
所以,公平论的提出,也是有效的。它冷却的是,抗疫热血期冲撞理性决策的激情。激情本无过,冷却则好上加好,激情加冷却的回合,对一次正常的决策,当然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
也是在这个前提下,我尝试揣摩一下关于加10分背后的公平性的逻辑:
如果子女,属于一线医护人员的一部分,那么,按奖掖制度的朴素理想,这个10分,就应该加。
那么,这些子女,到底属于还是不属于一线医护人员的一部分,就是问题的关键了。如果属于,那么加10分,就是对医护人员的直接奖掖。否则,就是封建时代的福荫子孙。前者没的挑,后者就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了。
进一步说,属于还是不属于,具体于行政决策,是一个法律概念。如果法律明确了,子女即父母的一部分,那么就可以认定子女是属于父母的。但是,法律从来没有这样的描述。子女即父母一部分,只是存在于很多人头脑中的一种观念。而观念和法律,哪个才能作为行政决策的依据呢?当然是法律。
所以,从法制精神上看,加10分,的确违逆了法律原则,奖错了对象。
虽然加10分属于行政决策,但显然,这次的决策背后,观念起了决定作用,是福荫子孙的观念,指导了决策的产生。
福荫子孙,如果给它辅以一个法律式的描述,就是,子女属于父母的私产,父母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所有权。福荫,就是对私产所有权的保护和延续。在铁帽子王时代已经远去的今天,这个观念依然广泛存在于中国人的家庭观和教育观中。各种流行的教育技巧,因为身陷这样的观念,而不可能大展身手。相反,貌似呵护备至实则剥夺子女独立权利的父母,令中国的子女,变成要么臊眉搭眼,要么硕然巨婴的两极形象。
这么看,加10分,也只是这个观念背景下的小插曲。观念改不了,福荫子孙固然免不了,株连九族貌似也有了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