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女孩儿的哲学拷问

(2019-12-27 11:12:02)
分类: 这个可以发

有上海女孩儿离家出走,留下纸条:“为什么这个世界会按成绩直接划分档次……”虽20小时后警方找回,但纸条里的问题,恐没人能够回答。

繁琐日子里这种依稀可见的哲学拷问,往往能够引发忽然而至的共鸣。多数情况下,人们不爱劳烦自己的脑子,去设计和思考这样“无意义”的问题。但即便如此,大家还是经常以各自的烦恼,无数次接近类似的哲学拷问。每一次源于生活的感叹,都是对苦难的品味。若稍加引申,其后,就会提出女孩儿一样的“为什么”。

“为什么这个世界会按成绩直接划分档次”?这个问题,当然不止于尚在学业中的孩子。从起跑线跑起的所有人,终其一生,都在按着不同的成绩,直接或间接、主动或被动地划分着自己在世界的档次。这个被普遍接受的档次说,缘起自然值得研究,但更多人关注的,是对自己的切实影响。

所以,你就知道为什么李子柒会火了。如果说“文化输出”论是一个矫情的说法,那么我更愿意承认,李子柒的“文化输出”,并非只给墙外的看客,而是,或说更是,给所有彷徨于档次世界里的人们,具象了一个美丽的档次外的景象。尽管它是幻想,人工炮制,装模做样,但过过眼瘾,总不会死吧。

但也仅止于此。人是“聪明”的,不会拿眼瘾当真,更不会身体力行,跟档次死磕。中国田园世界臭美了几千年,但也仅限于画中、诗中,并且始终与当时的主流生活,格格不入。那高悬的意象,也就永远飘浮在档次世界之外,仅供艳羡。

当哲学还是显学的年代,人们尚敢于拿自己的生活做哲学试验。按自己想象的去生活,曾经几乎成功。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档次世界空前的报复。于是,人们只能重新将想象冷冻于心底,待女孩儿的故事出现时,临时取出,体味冷暖。

“孩子啊,这个世界就是有等级的”;“傻孩子,人类发展的目前阶段,没办法坐享其成”……这是新闻下面的留言。比较孩子的“傻”,大人们的告诫,也只剩下无奈的“聪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ETC霸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