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递员的苦我知道

(2019-11-09 12:10:29)

快递员的辛劳,大概全国人民都知道。而且我还早就知道,当年的邮递员,就已经辛劳了——八大员们,哪个不辛劳呢?

于是,辛劳之后怎么办,就成了一个问题。知道好像还不足够,付出和回报如果不成比例,貌似放在哪个时代都是说不通的。

八大员时代,对于辛劳,是需要用讴歌做补偿的。八大员,本身就是讴歌的标志。全国人民讴歌他们的辛劳,付出和回报之间的差距,得以弥补到平衡。辛劳于是就这么过去了。

快递员时代呢。快递员时代属于市场时代,辛劳自然也需要讴歌,但讴歌已经不足以补偿辛劳。起码在很多人看来,快递员的付出和回报,依然不成比例。于是,我看到了两种新的补偿办法:其一,“北京的快递从业人员将可参加职称评审,最高为正高级工程师”;其二,“全总:划拨70万慰问双11一线快递员,呼吁买家早点接电话”。

正高级快递员将是怎样的存在?70万慰问金是不是少点?这都不是讨论的重点。我看到的,仅仅是两种补偿方式——一种是正名;一种是给钱。用职称正名,实质与八大员一个意思;给钱则更属市场时代的标配,应对付出和回报差距的终极法则。理论上讲,这两种办法,都比让快递员参加国庆游行实惠得多。

尽管已经体贴备至,但,我恐怕仍是竹篮打水。而竹篮打水之后的结果,则一,正名之举,反会有职业歧视之嫌;二,全总的慰问金,少不少单说,外卖员就首先表示不服了。

所以,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即:第一,为什么从邮递员到快递员,付出和回报始终不成比例;第二,补偿快递员的辛劳,谁是真正的甲方。

关于第一,事实上,邮递员之外的其他职业,在当时的年代,同样存在着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的问题。而讴歌式补偿,也并非八大员们独享,而是所有劳动者都能雨露均沾的。所以,在当时低水平的平均主义酬劳制度下,邮递员的辛劳,并非唯一,也不醒目。换句话说,单独挑出邮递员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更接近一个伪命题。而真正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告别计划体制,告败低水平的平均主义酬劳制度。这就是改革开放的功劳。至于当时的甲方,则因为绝对的公有制,当然只能是政府。

到了快递员这儿,我首先有点儿狐疑的是,比较邮递员的接近伪命题,快递员是不是完全就是个伪命题。因为以市场主导的快递行业,是完全可以用市场的方式解决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的问题。快递员的辛劳,完全可以通过市场下的酬劳制度获得补偿。

然而从正名和给钱两个补偿案看,快递员又确乎存在着付出和回报的某种比例失衡。那么,快递业为什么不能像996行业那样,实现酬劳或选择权上的平衡补偿呢?码农们也很辛劳,但他们的补偿办法,就是辞职或加薪。

问题就推给了快递员的老板们,他们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甲方。关于快递员的薪酬,关于快递员的职业美誉,甚至关于快递员的辛劳与否,只有这些真正的甲方,才能拿出办法。

至于政府,包括工会,则是督促和监督这些老板与快递员之间劳动关系的健康。拿70万给快递员意思意思,不如建立健全快递员工会,让他们的工资可以谈判,让他们的权益可以自我保障,让他们的职业不用再依赖博同情而获得安慰和赞赏。

而总的来说,快递员的付出和回报差,如果在今天依然是个问题,无论如何是说不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智能环
后一篇:这个记者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