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这个可以发 |
多省招生部门明确表态——高考理综第八题,选A选B都给六分。
若由我解读,此举的意义如下:这是一次及时且友善的纠错行为。更重要的是,它让一起波及广泛影响深重的过失,秒变为一个可以原谅的小差池。至于如何波及广泛影响深重,请自行脑补。而从舆论反馈看,人们也的确给予了原谅。传说中的坏事变好事,此案可鉴。
而以经验想象,这个已经坐实的小差池,本有可能通过官方的一波选择题操作,酿成波及广泛影响深重的另类考试弊案——那就是:死不认帐,一味抵赖,对考试的公平公正原则造成严重创伤。
所以,看似简单的一次纠错,实际上映衬出透明的力量,和担当的勇气。这是值得点赞的。
然而,鉴于此回差池出现于全国统一卷中,那么,这个锅,地方招生部门当然不能背,出题者恐怕也应该出来走两步,问责机制同时也应随之启动。总之,虽然是一个可以原谅的小差池,但关于差池的后续和流程,还没有结束。它的终点,应该是问责的结果公之于众。
所以,仅点赞还不够,地方招生部门仅属于灭火者,人们依然等待,真正的肇事者的出场。
关于此,新闻中也给出了专家说法,却是与所谓的经验预期完全相符的——“该题本身没有问题,但不同考生从不同学科角度,对试题选项会有不同的理解……”叭拉叭拉一通的意思,还是死不认帐。这就难免会让人们产生小差池回归大过失的担忧了。
说起问责,我认为,其实就连“专家说法”,也应列入问责的内容——单选题出现多选答案,你再解释它也是错误,没的洗。而你若依然执意强洗,按常例,则背后肯定有不可告人的内幕和交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