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油饼有特权,臭豆腐真可怜
(2016-11-06 10:48:08)分类: 这个可以发 |
既然野百合都有春天,为什么葱油饼和臭豆腐不能有特权?
道德帝和法律帝最大的区别,在于法律帝的标尺是一致的,而道德帝的准绳是根猴皮筋儿,可以随意放松或者绷紧。今天面对违法乱开远光灯的,他们就想把人晃瞎,夸深圳交警干得漂亮;明天看到同样违法卖葱油饼的,他们又无比心疼,转而骂城管没有人性。
据说,上海的阿大葱油饼重新开业了。对于曾经无比心疼的道德帝来说,这自然是民愤的胜利。所以,他们尽可以忽略这家葱油饼店的重张,仅仅是因为它补办了证照,拥有了合法经营的资格。甚至还会想,黄埔区市场监管局从中的牵线搭桥,肯定是屈服于舆论的压力,而不是良心发现。总之,幻想一场胜利,对于鼓舞道德帝的士气,是必要的。
然而又据说,阿大葱油饼的价格,被黄牛炒到了50块一张。所以,道德帝还不能陶醉于胜利,还要时刻准备保护黄牛,跟城管继续做斗争。因为按他们保护阿大葱油饼的逻辑,黄牛虽然违法,但分明也是弱势的,很符合道德帝的保护标准。城管若胆敢出手,自然必须激起新的民愤。
坏了,道德帝恐怕还须分兵一路出来,去拯救岌岌可危的臭豆腐呢。因为据线报,绍兴的王老汉臭豆腐,也因为无证经营,被查封了。更严重的是,不仅查封,还没收了8.7万非法所得;不仅没收非法所得,还要罚款43万。这可比阿大葱油饼惨多了,道德帝赶紧愤怒,赶紧开战,赶紧夺取最后的胜利。
然而我站在城楼观山景,却未见司马派来的兵。尽管比阿大还惨,但驰援王老汉的救兵,却稀稀拉拉,不成阵型。于是慨叹,呜呼!世态炎凉,难道仅仅因为比阿大晚了几天,王老汉就要受到道德帝的如此冷落?亦或是因为葱油饼比臭豆腐香?亦或是人在上海我在绍兴?亦或是道德帝的士气只禁得起一场阵仗?再而衰三而竭?呜呼王老汉!
这么看,事态就明了了——葱油饼有特权,臭豆腐就少了许多。这固然很符合道德帝猴皮筋儿的秉性,但如此厚此薄彼,又不免让全中国等待拯救的各路违法者心生疑窦,蓝寿香菇。而既然连拯救的对象都要不满了,道德帝的立足之本,就面临着危机。说好的不断的胜利呢?想想不免心塞。
所以,有必要认真分析一下葱油饼特权的成分和含量。前提是,这特权的赋予者,肯定是民愤,是道德帝。而只有当他们在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一定规模时,特权才会形成效应,发挥作用。成功的例子就是葱油饼,失败的例子则是臭豆腐。
而民愤的来源又是什么呢?书中暗表,阿大遭封禁的新闻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曾经被BBC报道,而且一定要写进新闻的标题。就是说,BBC报道过,起码在道德帝心目中,就已经形成了特权意义,它因此可以违法,应该豁免,名噪的同时,还拥有了一般同行所不备的特许权。而这一逻辑推导,又完全是道德帝们从各自日常生活经验里得出的真知,即他们都拥有着特权梦,固然有仇视,但更多的时候,是倾羡和期盼。这种对特权跪拜的姿态,是他们价值观的一贯取向。所以,一个BBC,就能唤起他们的臣服和高潮。
然而书中又表,臭豆腐可也是上过“舌尖”的呢,并且也加进了新闻标题呢,怎么就没有激起臣服和高潮,仅仅投出了淡淡的涟漪呢?这,还需要道德帝自己出来解答了——难不成仅仅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