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滕云
滕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0,139
  • 关注人气:14,5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蔚为壮观的高考

(2016-06-07 17:12:26)
分类: 这个可以发

誓师,清道,祈福,鞭炮……如果可能,最好再喝上一碗壮行酒,“风萧萧兮易水寒”……

关于应试教育功过的激辩,与线下热烈的应试场面相比,的确更像个伪命题。“错过高考,就永远拼不过富二代”,这样的警句,已经算温和的假想,而其实,同学们简直就是在向自己的人生宣战了——按北京国安球迷的口号,叫“跟丫死磕”。所以,从“亚洲高考工厂”里列阵开出的,不是学子,而是打了兴奋剂的军队——不成功,便成仁。

然而这也仅是高考蔚为壮观的一面。

高考第一天的第一门,还没考完,全国的作文题就照例“泄出”了。当然,照例的,还有对作文题的褒贬讨论,但一定阻挡不住的,是各种照例来自考场外的“题作”。这样的照例,一般都要持续到判卷“泄出”,照例要诞生神作或者零蛋、诗歌或者文言,才算圆满的一个轮回。

这样的景象,当然大可视为全国人民娱乐精神的一种,所以,我若赋以“一年一度策论日,每逢科举倍觉亲”来形容,还请八股文的僵尸粉们也不要急赤白脸。

当然,作文照例“外国也有”,且是评论中国式作文之前的必修棵。对此,本有两种态度可取:一是,谁说外国的就必须是好的,何必凡事必提,挟洋自重,妄自菲薄;二是,就算外国的是好东西,但也要厘清它究竟好在哪儿,跟我们的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儿。

我也领略过洋作文的痕迹,若非说好,则也只在其命题的开放。此其一;其二,见不到我们所谓的叙事文,而一定是涉及观念乃至哲学的议论文。浏览这些命题,隐约可见古希腊小广场上的辩论会,作文者,即扮演着辩论者的角色。当然,这其一和其二,还仅限于有作文考试的地方。我相信,没有作文考试的地方,比有作文考试的地方,一定多得多。所以,中外作文比较学的意义,首先就是,并非能够证明作文是个好东西。

而其次,也可以笼统地结论,所有命题作文,无论古今中外,都不是好东西——即便是开放的命题,即便是纯粹形而上的议论。因为我们几乎都知道,人的思想和观念,人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是无法打分的。

而中国式作文的等而下之,又恰恰在于命题的约束。叙事的为文之道,自然没有人可以越俎代庖,而议论文的方向和结论,当然更没有事先规定的道理——即便已有定论的道理,难道就没有讨论的余地吗?

这是我从根本上反对高考作文的理由。因为就在我以为对高考作文可以进行议论的时候,比我多得多的人们,却表现着对命题的热衷,对八股的偏好,和对约束性打分的臣服。我想,这份热爱,总会延续到他们的生活里吧。所以,他们生命里的大乐趣,也只是在如来的掌心里抖机灵。这是中国人一向闻名的聪明,却是智慧的坟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撕书吼楼
后一篇:世界最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