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有人性吗
(2014-12-23 16:44:43)分类: 这个可以发 |
西安医生自拍照那事儿,后来澄清了,说没有恶意——“医生也是人,不是神,也有感情”。于是,据说超六成人就理解和原谅了。仅存的批评,也被央视以“情商”不高,一笔带过。
是吗?所谓“情商”的背后,我看到的,是另一个字眼儿——“势利”。“情商”,就是“势利眼”,就是对“势利”的判断和选择。它没有原则,忽略底线,不会提供价值,只能推演方法。把医生自拍照跟情商挂钩,只能证明,在论者的眼里,行医,只是一种买卖,一种营销,一种可以势利化的交流和供需关系。所以,他肯定也会推断,医患矛盾,仅仅是沟通出了问题。
是吗?作为也有感情的、不是神的人,医生究竟是什么?行医,究竟是什么行为?为什么三百六十行,惟有这个行当有个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为什么这个誓言非要以“天地鬼神一起将我雷击致死”的毒誓作为自我约束?
所以,我当然不能把行医中的医生,简单地视为“也是人”的同类。你可以不是神,你可以也有感情,但你绝不是“一般人”,你每天面对的,也不是病患和家属,而是时刻存在着的生与死。就像医生的前身“巫师”一样,“巫师”不是神,但也决不是普通人。人们把他视作介于人和神之间的那个“神人”,因为他能触摸阴阳两界。
我想,每一个医生,或者即将成为医生的人,都应该在入行之前,反复强化对自我的这个认知。它不是普通的职业道德培训,而是对人性的哲学反省。这样的话,关于自拍照,就没有什么争议了。不用文字解释,不用罗嗦是不是还在缝针,画面已经能够充分说明所有问题——只要手术台上还躺着一个人,那么你们的“剪刀手”,就是错误的。
为自拍照找辙,就像中国所有的事后找辙一样,都比事情本身,更容易让我看清国人对人性的真实态度。我也常为此找辙,比如看到恶的人性,我总习惯地想,大概中国人历史上从来没有获得过真正的权利,也就无法获得与之俱来的正义和光明,而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不得不习惯于通过取巧、通过哪怕是不正当的和阴暗的方法退求自各的趋利避害。在这种猥琐苟活的境况下,所谓正义、善良、公平、秩序,等等高大上的字眼儿,自然就与我们渐行渐远,而只剩下可怜的自惜自保。
所以,四川艾滋病男孩遭联名驱逐,以及事后的找辙,按中国的人性逻辑推断,肯定是成立的,不会是假新闻。而针对此事的“联合国声明”,是否真的出自联合国相关机构之手,也无须认真,因为它同样给出了逻辑上的真实性。在这则“声明”里,使用最多的词汇,是“羞辱”和“歧视”,这可以视为外界对国人人性意识的愤怒的评价,同时可以令更多的国人,在审视自我的精神世界时,发生了无数的躺枪悲剧——如果你具有自我审视能力的话。
这评价不算过分。因为抛开这个个案,以及它所引发的“国际风波”,关上门反省,我们都会承认,我们习惯于羞辱无辜,习惯于歧视弱小,当然也习惯于为我们的羞辱和歧视寻找冠冕堂皇或无可奈何的理由。多数情况下,我们对人对事,都缺乏善良。
如果四川的故事,可以用“羞辱”和“歧视”形容的话,那么,河南发生的“艾滋病拆迁队”事件,你又会如何形容?假如联合国也要发声明,你说它会怎么措辞?因为从经验上来讲,他们可能从来没有遭遇过这样的案例。
但无论如何,我有一种被拷打的感觉。假如这则消息不完全属实,即所谓雇请的艾滋病毒携带者其实只是个幌子,那么作为人,雇佣者人性的扭曲和撕裂程度,会夸张到什么样?而如果消息完全属实,即被雇佣者的确都是艾滋病毒携带者,那么我更想追问,这些携带者,在自己身上的病毒与牟利和恐吓他人之间,究竟是如何建立起了逻辑联系?这是怎样的一段心路历程啊我靠。我知道,宗教论者现在会显示其博大的悲悯和宽容,刑罚论者会想到3000刀以上的剐刑,而作为中间的普通人士,我们只面临一个问题:我们身边,的确存在着这样的同类,这是最确凿的。除此,我们并不知道,应该获得悲悯和宽容的,是雇佣和被雇佣者?还是被强拆的人们?我们也不知道,如果非要来个3000刀的剐刑,那么应该由谁向谁开刀?
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的辙可以找了。“羞辱”和“歧视”的评价基础,是被评价者尚且拥有心智,尚且知道做人需要义务。但河南的事情,只能让我怀疑,人的生物性特征,是不是统一和长久的。而此前,我本以为,“羞辱”和“歧视”,已经是我们遭受的最严重的差评了。
所以,仅从自我心理健康的角度讲,我也更希望看到另一则发生在河南的新闻,即一个19岁女孩照顾植物人母亲以至白头的故事。这个故事多少可以帮我们缓冲掉一些非理性的因素,重新考虑一个问题:中国人的善良,如果有,那么它究竟隐藏在哪里?这个女孩的善良,和那个艾滋病拆迁队,除了证明大千世界的丰富,到底是哪个可以为我们提供人类群居的正当性,或者谬误?
我多希望是这样的:
如果不是性本善,则我们人生的全部,就是克服自我,建立一个善良秩序的过程;如果是性本善,则我们人生的全部,就是在证明它,而不是相反。
如果非要把“天地鬼神一起将我雷击致死”变成所有中国人的毒誓,那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