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不起;孩子,请上座
(2013-06-06 00:43:20)分类: 这个可以发 |
“少年强则国强”,这话总是不错的。但在梁启超看来,还须记得后面的话——“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至于再后面的话——“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认为可以忽略不计,那是冷战思维。
今年的儿童节,不少媒体终于没有喜看“幸福成长”,暮然回首,发现我们身边还有校园性侵女童的勾当。准确说,就是在5月8日到5月27日的20天内,至少发生了8起校园性侵女童案。这于少年强、少年独立、少年自由、少年进步固然有遥望火星的感觉,但能够在孩子的节日里关注他们受践踏的权益,我认为依然是个进步。这进步的理由是,在“雄于地球”和性侵女童之间,后者才是我们身边真实的境况。至于有媒体向孩子“对不起”,我也觉得这道歉是合理和必须的。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少年中国说》的排比句恐怕还应加上一个前提:先得少年不被辱,然后再提智、富、强……
后来,就有了“开房找我”。现在看,“开房找我”比较“对不起”,是从关注到介入的更有力的一种行为。它和警方的“严厉打击”,正是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出发点做出的目标统一的行为,相得益彰,天作之合。而对于激发人们的道德感,“开房找我”又具备法律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关于道德感的起源,“开房找我”的原版其实就是一次很典型的诠释——人的道德感,总是在弱者(或他以为的弱者)面前被激发。女童是弱者,女人是另一个弱者,当一个弱者愿意为另一个更弱者承受苦难时,强者就失去了调笑的理由,而发现自己必须承担某种义务。这就是“开房找我”被放大的依据,因为很多人从中找到了自己的道德感。
不过,在自己的生活中获得道德感的机会,并不多。儿童节之后,女童恐怕也要逐渐被遗忘。眼下的大事,是高考。这不,新闻说,公安部交管局有令:为确保高考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对考生、送考车辆提出紧急求助的,采取警车带路护送、警车转送等方式提供帮助。对送考车辆实行优先放行,对发现接送考生的车辆轻微交通违法行为,民警予教育提示后照顾放行。
获得道德感的机会虽然不多,但获得特权感的机会还是有的。尽管这特权对于很多人来说貌似遥不可及,但从高考的普及率看,大家也未必全都没份。警车护送、优先放行,你平时没享受过吧,告诉你吧,连“轻微违法”,还可以照顾放行呢。
对于少年们来说,这种一辈子大约只有一次的“轻微”特权,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来自成人社会的呵护,这需要少年们来回答。但作为成人社会的主张,用违法的形式给予少年实习特权的机会,这事儿办的就怎么看怎么不像为少年着想了。问题是,在既不违法又能呵护的办法上,不是死胡同而是大片的开阔地,但结果偏偏是这样。只能说,这都是一种习惯。
好了,接着续少年排比句吧——少年特权则国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