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小事
(2011-12-16 01:03:47)
标签:
杂谈 |
分类: 这个可以发吗 |
两件小事。
一般出门,只要能不进城就不进城。能绕四环就不走三环。这是一般,万一必须进城,也只好硬着头皮往车流里扎。
那天就进了趟城——由打德胜门,经鼓楼、地安门、景山、美术馆、东四,目的地是东单。堵车就不说了,谁让你不骑车呢?要说的是这事——从鼓楼往南,后门桥那段,马路突然宽敞起来,与鼓楼和地安门相比,跟鸡嗉子一样,形成了中轴路上一大鼓包。心说北京真是一天一变哈,怎么呢?那不是在改造御河,而是在建地铁。估计明年国庆之类的日子口盖好后,地铁N号线的这站,就叫后门桥站。
等到了东四,马路当间也给围成了鸡嗉子,逼着车流往两边走。没跑,这儿也在建地铁站。这个工程的触目,足以让我对东四路口的印象瞬间产生了失亿。上一次骑车去东四时,还只是发现清真老字号“瑞珍厚”没了,现在好,整个东四都变了样。
国安队长徐云龙有言,等邵佳一回来了,让马季奇带他逛北京。我也想跟一磅,申请带我一起逛。要不,还真就不认识了。
本来,关于北京地下到底是不是个蜂窝煤,万一哪天出点娄子怎么办之类,我是不关心的。而且我还曾善意地揣摩,中国各地都有大兴土木制造地标的余地,惟独北京,尤其是二环以里,总不会再搞什么妖蛾子了。结果没料到,地上不搞丫地下搞,马路两边不搞丫马路当间搞。防不胜防啊。
我隐约觉得,对北京的破坏,当年梁思成哭那回,是比较集中的一次,这些年的旧城改造和修路修地铁,应该是比较集中的第二次。第一次尚有梁思成掉眼泪,第二次呢,估计有人哭咱也不知道。倒是听说有个法国妞,为保护北京奔走来着。但你说北京城动土这事,一个法国妞能管用吗。
想起了那年去苏州时,这么水灵的江南小城,也在搞地铁运动。当然我也猜到,这是为当地的GDP和利益团体的口袋找辙,但还是不忿——你妈不弄条地铁毁苏州你能死啊。现在想,苏州的地铁,包括北京的地铁,到底是通过什么程序立的项?是不是征得了原住民的同意?
我所说的原住民态度是重要的。什么神仙来,你丫当官一任,就可以随意招呼历史丰碑。完事撒丫子一走,结果吃挂落的都是当地的百姓。这是个事实。
所以,在政府距离小政府越来越遥远,行政决策武断失据的情况下,我觉得中国的官僚,应该采取本籍化的任选原则,苏州人当苏州的官儿,北京人当北京的官儿。生于斯长于斯,多少可以让官们的决策时,能够手下留情。像北京东西城合并那操蛋事,若换了本地的官,第一,合不合并就要两说着;第二,就算合并,也不会干出舍崇文宣武用东城西城这么没文化的勾当。
其实,所谓强拆的粗暴,对于被拆迁的人,还只是第二位。首当其冲的,肯定是那些老房子、老城,这些不能说话的主体。只可惜,它们不会流泪,不会当钉子户。
一件事说了这么多,下件事等翻篇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