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歌
(2011-02-14 23:08:33)
标签:
杂谈 |
分类: 这个可以发吗 |
人都会碰上点儿小挫败,刚好又在网上看到《春天里》,所以湿了也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居然有那么多人同时湿了,这就不是小挫败,并且要问社会了。
至于《春天里》是写给谁的,看了歌词就不会有争论了。不过,我也纳闷,既然农民以及农民工这么容易感动人,都这么多年了,怎么就没有一首给他们的歌——或许有,但怎么就没有一首能传唱的歌。嘴上消遣农民的结局,就是一首歌都没有,而只有维护农民翻唱权利的运动。
好吧,那就翻唱——汪峰该死,翻唱无罪。但我不建议他们翻《春天里》。
春天里,百花香。花者,性器也。花香,意为植物性成熟。百花香,就是大家纷纷谈恋爱的意思。比照动物和人的春天,可知当时多混乱。对此,帅哥靓姐们自然会“记得那些寂寞的春天”,但农民可正忙着春耕,没工夫“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如果非要唱,也该讴歌春天里的百花香,因为那是他们生存的期望。
感到寂寞的人,就很容易想到“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而这既非动物和植物的逻辑,也非农民的习惯。农民会想到“老无所依”,但不会想到“留在春天里”,而是要起码生个儿子,谨防“老无所依”。农民也不愿意“悄然离去”,而是要丧事办得轰轰烈烈才好。农民更不会希望自己被“埋在春天里”——如果他们有选择的自由,他们宁愿自己被埋在秋天里——不能享受收获的季节,死了太冤。
所以,可以归纳,旭日阳刚不该翻唱《春天里》,翻了也不能说《春天里》是农民的歌,当成农民的歌也不该唱到春晚上,大年三十儿没完没了地讨论埋在哪里的问题。我们还是应该把希望寄托在阎肃老师和祖英老师他们身上——只要不是重复“越来越好”,就好。只要不是高唱“越来越好”,农民的日子或许倒能“越来越好”。否则,连春晚也要被“埋在春天里”了。
实话说,越来越好——好到哪天算个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