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要
(2011-02-04 00:42:30)
标签:
杂谈 |
分类: 这个可以发 |
如果你拿自己钱,替朋友买彩票,完后中了五百万。问:那这个钱,你要不要?
说有个卖彩票的,就帮人这么大一忙。完后他把奖金给了人家。这个,叫觉悟。
我妈看春晚看到毛豆豆这儿,当机立断:应该一人一半。这个,叫公平。
在春晚导演看来,现场观众的素质,应该可以达到我妈水平以上。所以,他让毛豆豆两口子,很大方地把这个问题提给了观众——你们说,这钱,我们要不要?
观众回答跟得很紧,紧到让编辑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要”。问第二遍,开始有零星的“不要”,但主流声音依然是“要”。黄海波和海清于是只能撒谎——看来多数观众还是“不要”。
技术问题不讨论,关键想说,现场观众想独吞奖金的念头,是什么?你猜对了——是诚实。
透过表面看本质,要说,春晚已经相当诚实,否则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海清、冯巩、本山、黄宏、蔡明他们没完没了叨叨了一宿钱和房子。这样的主题撞车,充分体现了春晚对中国人民内心世界的洞察力。唯一的缺憾,就是在表达这个主题时采取了相对不诚实的形式——要么,试图告诉人们什么是正确的金钱观;要么,就是农民在城市人面前,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与他们现实的际遇正好颠倒。而以此建立的和谐和美好,当然就是假象。
那么,到底“要不要”呢?
这就是做真小人还是伪君子的问题。前提是,雷锋像彩票,年年有中几个亿的主儿,但是从概率上讲,还是凤毛麟角。所以,觉悟者尽管已经站上了山峰,但山峰处毕竟站不了几人。我们对他高山仰止的当儿,敢于承认自己比较自私,敢于承认自己与觉悟者之间的差距,并最终敢于表达为“要”的呐喊,这就是最初的觉悟,也是最基础的道德。从这里起步,虽然长路漫漫很修远,但我们与山峰的距离在缩短。反之,掐去说真话的头儿,直接觉悟者的尾,中间全省略,片刻不耽误,这样的道德成长,只能是谎言。
所以,说真话,是道德前面的道德,无须汗颜,或可略感欣慰。至于一人一半的公平,则是看得见影儿的社会现实,值得期待。其他,休要惦记,否则遭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