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神秘的事

(2009-09-04 00:34:37)
标签:

杂谈

闫振中先生在《西藏秘境》里,帮我画了几个问号。因为是秘境,所以只能是问号,没有答案。但问号画出来,已属不易。在我,问号有点像攻略路书指南针,足以起到导入的作用。导入之后,作何感受,那是看书人自己的事。反正我是很享受,这就够了。

话说秘境,有很多,比如天葬、野人、土林、古格、冈仁波齐、香巴拉、格萨尔……从怀疑主义到神秘主义,感觉中间也就隔着50米。而对神秘主义,想做理解,却必须换条思路。这一换,则是颠覆性的。或者说,需要矫枉过正,不洗脑也得先腾出个D盘伺候着。前几年冒出个“反物质”,对,体验神秘主义,就要什么什么都反着琢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全作废。只有这样,或许你接近真实的秘境就近一些。而这种接近的感觉,还真不是非求索出个子丑寅卯来,而是快乐的旅游,外带一点莫名的恐惧——这叫刺激。总之,我挺葱白闫先生。

天葬,应该是诸秘境里比较清晰的,作为知识的话,来龙去脉已经介绍得挺明白的了。如果就当成丧葬形式这么说下去,就很没劲。反之,如果讲成神秘的故事,就很刺激以至感动。

天葬除了丧葬形式的意义外,还有哲学意义。藏传佛教所谓的“生死轮回”,实践在天葬上,就是用藏被将尸体包裹成婴儿的形状,然后剖尸、喂鹰,做最后的祭献。这个过程,仅仅是对死亡认知的一部分。轮回不是嘎嘣一下,而是七七四十九天的“中阴期”——从肉体失去生命迹象,一直到寻找到下家的时间。所以,死和生的转换,才是死亡的全部。

这么说还是知识,我所感受的最生动的超度,是闫先生书中的记载。它让人在死亡面前,突然自信和放松起来:

“有一天,一位德高望重的荐亡法师将洛桑伦巴召去,让他去见习超度亡灵的实际方法。法师带着洛桑走进一位老僧的住房,老僧已经奄奄一息,灵气正在消失。他要走上每个人都要走的那条道路,他必须劲最大的努力保持神态清明直到生命殆尽。这时法师轻轻地握着老僧的手说:老人啊,你要摆脱肉身的束缚了。注意我的话,好使你能选择易走的路。你的脚愈来愈冷了。你的生命正在接近、愈来愈接近最后的解脱了。老人啊,你要镇定沉着,这里没有可怖的东西。生命已离开你的双眼,你的视力也渐渐衰退。冷气正在向上蔓延,紧跟着你那日渐微弱的生命,老人啊,你要轻松从容,抛开生命进入实相之境,不必紧张慌乱。长长的黑夜侵入你的视线,你的气息在你的喉间嘎嘎作响。解放你的精神,享受来世快乐的时刻近了。”

主持仪式的喇嘛一面指引一面敲打那垂死的老僧,从锁骨敲打到头顶,这样可以让灵魂毫无痛苦地解脱出来。法师在一旁指点着沿途的陷阱和避开这些陷阱的道路。

“老人啊,你的视力已经丧失,你的气息正在衰竭,你的肉身愈来愈冷,你的耳朵不再听到此世的声响。老人啊,你要从容镇定,因为你就要离开人世,依照我们所指路线前进,你就可以获得安详和喜悦。”

敲打继续进行,老僧的灵气消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不见。主事的喇嘛突然发出一声大吼,好让死者挣扎的灵魂获得完全解脱,老僧的生命力在他已沉寂的尸身上方汇聚成一块云雾状的东西。这东西旋转扭动似乎有点纠缠不清,而后化为一缕清烟,其大小与肉身相仿佛且仍由银带与它相连着,银带渐渐变细,正像婴儿的脐带被割断而出现于世,老人也将在银带断裂后进入来生。现在银带越来越细,已成了一条游丝,终于断离。那团与肉体相似的清烟非常缓慢地飘开了。法师仍以传心术发出开示,指导亡灵走上他第一阶段的旅程:“你已死了,你与人间无瓜葛。肉身的束缚业已割断。你已进入中阴身。你走你的路,我们走我们的。依照指明的路线前进,离开这个虚幻的世界进入伟大的实相世界吧。你已死了,继续你的前程吧。”

那阵烟卷了起来,以它柔和的震颤安抚凌乱的空气,远处的鼓声嘭嘭响起,寺顶高处传来低沉的喇叭,把它的声音传向四野的空间。门外的走廊上传来了毡靴踏步前进的声音以及不知何处传来的牦牛的怒吼声。而这里则是一片沉寂。惟有法师的传心术开示像涟漪般地在平静的水面波动。死了,又一位老人踏上了漫漫的轮回之路。”

手打得不是一般的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朱总理的人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