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讨厌的军训

(2008-09-23 01:27:56)
标签:

杂谈

今年的大学生,已经在奥运场馆边的空地上军训了。还真不少训,白天号子阵天,晚上号子动地。号子的内容也特别多,有一二三四,有拉歌的,有拔河助威的,一阵阵隔窗传来,我还以为我到了钢七连。

虽然吵闹,但我听得出,参加军训的学生挺快乐。这快乐的来源,第一要归功于军训时间的缩短。如果还像当年那样,入学第一年全是军训,基本等于服一年兵役。学生毕竟不是兵,别说快乐,不哭就不错了。现在好了,十几天光景,一晃而过,就当过了段不一样的生活,好像有了奥运会一样的特别经历,纵使受点苦,大家也是乐呵呵。可能正是有了这样的心态,所以才会有传说中军训完毕教官与学生的抱头痛哭,更有痴情女生的初恋,也因此献给了教官。

第二,快乐还归功于人性化。军训之前,好多学校已经通知了,把军训时间推延,为的是躲开炎热的夏季。这是有教训的,大太阳地里练稍息立正,中暑的自然不少,甚至还有因军训意外死亡的,官司到现在还没打清楚。另一个变化不知道算不算人性化,可能也有人会指斥为名不副实,就是军训的内容越来越轻松了,站站队走走步拉拉歌听听故事,就OVER了。指斥的人大概在担心,既然没有“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以恐怕也不能“降大任于是人也”。

虽然上大学在今天据说已经变成了大众教育,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大学依然带着精英的帽子,老师都爱想象自己是公共知道分子,学生也普遍以为自己是精英的坯子。发明大学生军训的,估计也正是窥到了这个苗头,想杀杀他们的威风。但我觉得,这样的杀威棒,其作用远不如失业来得力道深厚。几个招聘会下来,小小少年马上就会生出沧桑来,这样的磨难,比叫他们踢正步要来得消魂。

其实我也不反对大学就是精英教育的说法,只要这精英是真实的。比如教授精英和想当精英的人们,他们在进入精英角色之前,首先应该意识到的,就是大学是一个熏陶思想的地方。那里既可以提供思想的粮食,也提供了思想的方式。现在看,这个方式恐怕更重要些——不一样的思想可以在一起交流,每个人把自己的思想贡献出来,又不会因差异而排斥和倾轧。

但是,我发现,中国的学士硕士博士尽管已经很多了,但中国的思想依然很单调。单调的原因并非粮食短缺,而是大家吃粮食的方式简单划一,好象军训时期的食堂。甚至于,军训没完成的使命,出了校门又主动地接受了社训,或说国训,把自己变成了与别人统一的头脑,很轻易地归类到这个或者那个人群里。更可惜的,有的甚至连头脑都没有——不是不要,而是想要却找不到。人们经常说的脑残,大概指的就是这种人吧,还谈什么精英。

所以,听了两天,我是越来越厌烦军训的号子了。根本的原因,就是军训想要把一万个人,变成一个人。

2008-9-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