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羊大为美

(2008-07-31 03:11:51)
标签:

杂谈

农耕时代,这是个硬道理。但有一点,再大的羊,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吃的。

中国还是农业国,这个道理的延续,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延续的层面,不仅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好多时候,还是物质精神双丰收的。

比如早前的阜阳“白宫”,物质上的大是肯定的,但精神上的满足感也是必须的。那个时候,媒体能曝露的,也就是县团级。所以,更多更大的货色,我们很难知道。比如前段时间的一个新闻,成都拍卖政府大楼。我一看,牛比,阜阳的“白宫”自然不在话下,连华盛顿的白宫我看也有一拼。但是,那么庞大的一个建筑群,我是如何知道的呢?我是从一件好事里知道的——它要拍卖,卖得的钱要支援灾区。为什么之前从没有被曝光呢?可能仅仅因为成都是副省级。

当时我还想呢:第一,真的从来都没有人对这个项目产生过质疑吗?第二,比较现实的问题是,它想拍卖,谁来买呢?买了之后干什么呢?因为它不是住房,也不是一般的写字楼。要不开成全世界最大的洗浴中心?就冲这世界最大,别说,没准还真有人这么琢磨呢。这个新闻的后续部分,可能比新闻的前段更有看头。

其实,我不相信中国的官僚们,真的还停留在原始的“好大”兴致上。之所以没有被杜绝,我想更多的原因,是这个“大”后面,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和心态。比如,建大的就比建小的能支配更多的钱;建个新地标就是为官一任的永久记号;豪华气派的办公条件,肯定也比寒酸更能赢得手下们的拥护……所以,“好大”是个混合体,一“大”了,什么都好办,在“大”之下,可以形成最广泛的共同体——人民难道不喜欢“大”吗?你跑马路边扯块布,吆喝一句咱弄个百万人签名迎奥运吧,人民一定欢天喜地共襄盛举。

都可以理解。既然多数人的意见是喜欢的,那么“大”就成了必然的存在。我关心的只是,这股心气儿什么时候能过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再远也该有个头儿兮。

今天有个新闻:中国驻美大使馆新馆揭幕。本地晚报真仔细,做了一整版,方方面面都说到了:是中国在国外建设的规模和投资最大的使馆;占地面积10760平米,刷新美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外国使馆纪录;贝聿铭的公子设计,光设计费就花了400万美元;会议室可以装200人,礼堂可以装1000人;将成为“第二使馆区”的新地标……

听听说法吧。贝聿铭的公子说,中国政府对设计只有一个要求:传达中国重要性,以及体现中国在当今世界所处的位置。《旧金山纪事报》说,中国如今已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并希望让它的存在在世界目前仍存的超级大国的首都被感觉到。

即便人说的不是反话,我们也该当成反话听听。因为羊和狼比,谁的个头大,跟最终谁吃掉谁,一点关系都没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