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不如孙猴好
(2008-07-24 02:17:34)
标签:
杂谈 |
我现在开始怀疑赵半狄是功夫熊猫的托了。
我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因为赵的官司,一条一条又一条,基本上是按着分镜头和截屏画面去起诉的。人不是都爱假装自己比别人聪明吗?见这样的诉状,肯定是要当回法官的。你一当法官,你就得看功夫熊猫。你一看功夫熊猫,你就上了一当。
我这当上得不算太深,没花钱,只花了时间。我是分了六段视频看的。画面太小,声音太次,效果肯定不好。但不影响看个眉目——我不是去看动画细节的,我只研究故事结构。
结果,我得出了结论:功夫熊猫的故事基本等于没故事。所以我就更恨赵半狄这个托了。
赵半狄其实还有个特别不好的作用,就是混淆了功夫熊猫在中国真正的市场反馈——我不知道它卖得那么好,是因为中国人民真的喜欢它呢?还是中国人民被你赵半狄气得喜欢它呢?如果是后者,我可以理解。如果是前者,我就得说咱们人民的眼睛这回可并不雪亮了。
不跟美国自己的动画片比了,就拿它跟咱中国的大闹天宫比。吴承恩大爷好几百岁了,那个时候写的故事,比功夫熊猫的故事强多了,要现实意义有现实意义,要历史意义有历史意义。而且多娱乐化啊,多市场化啊,多八卦多雷人啊。所以,孙猴的伟大形象,我从来都不认为是革命年代被赋予意义之后才深入民心的,它彻头彻尾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学形象经过公众加工变成了一个精神代言。而能达到这点,就说明孙猴的故事被编得太成功了。至于大闹天宫那个片子,也好几十年前的东西了,编剧同志也相当伟大,把吴大爷的故事大纲做了恰当的细节处理和丰富的想象发挥。如果再算上当初的动画制作技术下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水平,本裁判绝对不吹黑哨的说,大闹天宫完胜功夫熊猫。
有个问题很奇怪。中国的动画片,除了大闹天宫等少有的几个精品,居然再挑不出好的来了。特别是现在这个动画市场超发达的时候,反倒越来越没东西了。这就有点悖论了——不是说市场是最好的创造力源泉吗?可我们这市场有了,但创造力呢?按某电视台领导的评价:咱们的动画片,看了半天,就会嘴动。反过来说,制作大闹天宫那年头,没有市场,或许还有创作上的桎梏,但居然能够达到史上最强。天理何在啊这是。
所以,可能有些既成的公式并不完全对。比如:好作品一定=好产品吗;比如:市场化必定催生优秀产品吗;比如:对于生产好产品而言,物质动力一定>精神动力吗。我看都得两说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