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滕云
滕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520
  • 关注人气:14,5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吃女记者的男网民们

(2008-06-01 17:52:03)
标签:

杂谈

警察王刚,为救记者牺牲,引起评论如潮。

一般的评论是:“真是讨厌,到现场倒(捣)什么乱,为此还搭上这么好一个人的生命。媒体别再添乱了”。

二般的评论是:“又是女记者,这不是填(添)乱嘛”。

三般的评论是:“那些无知的狗屁女记者,让她殉葬”。

一般评论的口径,基本统一在“记者就是添乱”的判断上。“添乱”说我听多了,没有地震那会儿,好些官员、机构正是这样的口吻。现在换成出自网民之口,说明了什么呢?说明这样的网民,正是当奴才当惯了的中国人。也惟有这样的奴才网民打地基,那些官员和机构才会在平时操起“添乱”论的腔调。至于为“添乱”说平反,我看是不必的,因为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就连这“添乱”的故事,他们依然是从记者的报道中得知。而如果没有5·12以来中国记者集体的贡献,汶川地震就有可能变成32年前唐山地震的样子,湮没无声,更别提那些使无数国人震撼感喟的人物和故事了。

二般评论的出发点,是“女人是祸水”。“祸水”说也并非今天的发明,从老祖宗那儿一脉相传,生生不息。早几年中国职业足坛,还很时兴了一段“祸水”说——运动员上场前,以见到女人、亲近女人为忌。尽管中国人到目前为止,尚未推翻是人都是女人生的这个事实,但从他们的言语看,他们宁愿自己不是女人生的,进而,他们的母亲妻女来到这个世界上,别管是做女记者还是女教师女工人女什么,都是添乱的。即便就连这篇新华稿本身,也在标题上特别强调了“为救女记者牺牲”。女记者怎么了呢?我们单位的女记者这次就去了灾区采访,不仅没添乱,还比我这个男的做得优秀得多。

三般评论,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灾后心理干预是多么的重要。再不干预,他还不得彻底疯了?这样恶毒的人性,不但斯通老旦比不了,任何妖魔化我们的外媒都比不了。因为它的矛头,是指名道姓地让记者去死。这种豪迈,这种网上不具名的豪迈,如果斯通他们需要,我可以告诉他们,最好的学校还是在中国。她的确不需要道歉,她只需要抱拳。

不是我荒诞,是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现在看来,或许惟有记者里出现个殉职的,才能平息这帮怨恨者的怨恨。而依中国文人的惯例,用牺牲换取尊严从来都理所应当——“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凭什么啊,我就不,我就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对一般二般三般评论者,如果他们真的生气,唯一的办法,就是再加把劲儿,把他们活活气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