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现在说理智等于找骂。
找拍,找抽,找扁。
冷战思维,是指冷战时的思维。这算废话。不废的话是,冷战思维不适合今天的世界。
但是,这不废的话也已经落伍。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全球化时代。什么叫全球化?就是什么什么我们都和别人连着。别的不提,你只看人口分布。这次世界各地华人和留学生的举动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人已经不是“在中国的人”的概念了。大陆之外,其他地方的中国人还有好几千万。这好几千万人又说明了什么呢?举个战争的例子吧——是说:如果今后打仗了,那仗都不是原来的打法——中国和法国要开仗的话,没有远征军了,在欧洲的中国人就可以搞定了。
别国人也是这样的。我家隔壁单元就住的是美国人,上周末半夜,他们还搞PARTY呢。我家附近,韩国人更多,街口那家超市,也就谢大脚超市那么大吧,居然也有韩国食品专柜。我们老嚷嚷户籍制度可恨,但如果有点全球化眼光的话,农民工兄弟的户籍问题根本不成问题。因为这些我们身边的外籍居民,早已经把国籍制度都快颠覆掉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就是全球化时代。你可以不喜欢全球化,其实很多人都不喜欢,我也挺不喜欢的,但车轮已经转起来,挡是挡不住了。那么,剩下的事,就是学着如何适应它,而且尽量要快。因为适应能力慢的,就得吃亏。
白岩松反对抵制家乐福,有一个理由是成立的,就是家乐福的中国员工肯定吃挂捞。这就是全球化给我们出的问题——何止员工是中国的,绝大多数供货商也是中国的,税收也是中国的。如果这次抵制的损失能够计算的话,谁也不敢肯定是法国的损失大,还是中国的损失大。所以,说抵制是象征性的,更好说一些。那么,难道我们就仅仅是抵制他家的那张招牌吗?说句不客气的话,他家的那张招牌够这个资格吗?就像我不认同外交部抗议CNN一样,他一个美国的私营电视台,哪配我们以政府的名义抗议。不是有华人租飞机抗议分裂吗?再顺道到CNN头顶上绕几圈,我觉得才是正道。
我是说,我们经常陷于被动。别人拴条线,我们就跟着跑。而且我们跑的成本绝对高于别人拴线的成本。我们老说“忽悠”,别老把“忽悠”看成是赵本山的专利,鬼子“忽悠”的本领一点不比他差。想象一下,如果这些道儿,我们都着了,比如抵制更多的洋超市洋快餐洋商品,那么这些成本究竟会有多大?如果再把外来投资积极性的全面萎缩也计算进去的话,我们的成本又会是多大?
全球化时代要求我们,第一需要意识的是,如何适应全球化?第二,就是摆在我们眼前的,全球化时代的反对主义如何实现?原则问题上的冲突如何应对?对此,我们必须从战略和战术上都要考虑。沿用人海战术,即便一人一口吐沫给那主持人淹死了,那我们的消耗又是多大呢?依我看,杀敌一百自损五十的事我们也不干啊。
我同意那句话,喝出去倒退五十年也得如何如何。但我同意的前提是,形势的确到了那个份上。如果还没到,中华民族还没到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就喝出去了,就是我们的失算。而失算是会付出不必要的代价的。这不是我们现在必须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