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滕云
滕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520
  • 关注人气:14,5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长终于成了窦娥

(2008-04-16 00:53:09)
标签:

杂谈

 

中国的历史里,窦娥单走一个系列。一是因为多,如果都下雪,估计中国的六月早改冬天了。再一个,原因复杂,假冒的也不少,所以中国的六月毕竟还属于夏天。

湖北当阳的市长撞死了一个小学生,按媒体的说法是:女市长撞死男童。女市长对男童,对仗工整,比照我前面的叙述,意义大不同了。女人做市长,已经惹眼球,开车撞死人,更平白多了几分传奇。对面是男童,仔细看说明,还是个独子,还很善良很听话。好么央这么一死,透着惨。

男童该算窦娥。冤不仅仅来自他的意外死亡,还来自那20万的迅速补偿,和父母的不再做声。那女市长算不算窦娥呢?我看也属于非典型性冤枉。因为人们的指斥里,对她评说最多的,不是肇事本事,而是她怎么开了那么贵的车。好车、20万、市长,这些标签已经模糊了她姓字名谁,而把她作为了权力的化身。各位看看自己身边的各类官僚,调查他们的故事,肯定比调查女市长来得容易。但是,因为一起车祸,坏官的名声就让她背上了。她不是被停职了吗?连她的上司也是这么想的,这就是背黑锅的证据。

但是,即便大家对坏官心怀仇恨,但表达起来却是另一个样子。大家愿意说:身为“父母官”,居然……平白无故给自己找个爹妈,怎么在中国就成了一件特别容易的事?类似的说法,“为民做主”,尽管可以声讨他(她)如果不这样,就回家卖红薯去,但很少有人多问一嘴:凭什么我的主就得要别人代替做?好好想想这两个词,我认为比追究一个市长要有意义得多。

和谐社会,我们不应该纠缠于当官是与民做主还是做奴。说实话,跷跷板两边,从来都是你高我低或你低我高,少有平衡的时候。但是,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我们从骨子里就认同这种不平等?为什么我们对不平等的反抗,往往仅是以新的不平等取代旧的不平等?

制度设计不说了,单看中国的教育,就可以发现原因所在。而中国人对接受教育的重视,等于把受教育的过程,变成了培养奴才和不平等意识的过程。

我们的课堂,从来都是一只高高在上的讲台,和下面黑压压的一片听众。听课,是接受教育的唯一义务。没有讨论,没有演讲,没有发表自己感受的权利。中国学生的耳朵发达,记忆发达,这有目共睹。但我们的嘴,还有分析和判断能力,却是低下的。一般而论,中国的知识人群,上到大学了,还是不会说话的人,这样,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

有意思的是,长大之后,中国人还在接受着同样的继续教育。比如我们的开会,可以比照一下,连景象都超级一致——一只高高在上的讲台上,一个人在教育着黑压压的一片听众。网上又在说开会睡觉的事,这跟中国开会的目的形式有直接关系——听没听进去不管,反正是睡觉也不能发言的。现在连睡觉都不许了,我觉得这是倒退。

别人是不是这样?我不太清楚。只说我们自己的先人,也未必如此吧。都爱看《论语》现在,孔子授课时,也不是自己一个人猛讲。大家都席地而坐,老师学生来言去语,有问有答的,好象一个开放的讨论区。要我看,对这个传统的背叛,说明现在的孔子热是瞎发烧,没什么价值。百家讲坛那电视,就是个缩影,一个人在上,一群人在下,他吐沫纷飞,我们洗耳恭听。之后的景象一样是奴相的——排了老长的队,买他的书,签他的名。是对知识的热爱吗?顶多了,是对拥有知识的人的热爱,对拥有知识的人脑袋背后的光环的热爱。

这样的爱,还不如纤夫的爱,更不如乡村爱情的爱。爱不成的,跟单恋出毛病的一样,要么让我做你的奴隶,否则我就弄死你。咱俩平起平坐?我宁可受宠若惊吓致死而无憾。

有一点我是敢肯定的——那些恨不得杀了女市长的,正是对权力的超级崇拜者,只不过他们的崇拜方式来得有点变态。这么看,女市长就是当然的窦娥,而男孩就死得更加冤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