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剧是国粹吗

(2008-02-25 00:17:41)
标签:

杂谈

 

这是个挺拧巴的事。广东滴小孩几,连普通话都说不顺溜呢,非摁着他脑袋上京剧课;我北京一老爷们,终于对京剧有点儿兴趣了,想长长学问,倒成了难事。

京剧是国粹。这个“铁的事实”,我从来没怀疑过。可这回,拜教育部开授京剧课之赐,我倒有了另外的收获,原来在各地网友看来,京剧并不是他们心目中的国粹。广东人说,粤剧是国粹,陕西人说,秦腔是国粹,湖南人说,花鼓戏是国粹,安徽人说,黄梅戏是国粹……我知道,他们说的肯定不算数,只是他们的说法告诉我,京剧是国粹,这恐怕也不能算数了。真遗憾,一直笼罩在我脑袋里的一个真理,又毁灭了。

京剧是国粹之说,现在可以考据一下它的来源了。别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当京剧被皇家赏识之后,这个剧种才真正登堂入室,发扬广大起来。那么,被皇家赏识,是不是国粹的一个标准?而被赏识之前呢,这个剧种,就跟所有的中国戏剧品种一样,都是民间的小玩意。按这个逻辑,二人转已经被本山他们在很皇家的春晚鼓捣了小二十年了,二人转剧团也走遍了大江南北,人民喜闻乐见。是不是就可以说,二人转已经成为中国的国粹了?是,二人转还有很黄很暴力的地方,但我们得有发展的眼光嘛,人家本山这么些年致力的事业,就是要搞绿色二人转啊。再说京剧当初,不也是粉词儿满台、罗帐乱摇吗?但绿色之后,被高雅包装了之后,就对得起国粹这词了。所以,二人转也一样,早就显示了强大的影响力,这回经本山收徒一统江湖,离国粹二字,我看非常近了已经。一个不能不做的比较是,现在中国人里,喜欢二人转的,和喜欢京剧的,到底哪个人多呢?无视这个指标,我看就不算实事求是了。

所以,把京剧到底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看待,的确是个问题。它要真是国粹,那就别管广东滴小孩几喜欢不喜欢了,不喜欢也要学。如果不是,或者说属于二人转一样能跻身的国粹行列,那就别强迫人家学了。起码不能光学这一家,二人转也得学学。

所以,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国粹?我们如何对待国粹?

如果说国粹是唯一性的,中国的国粹顶多不超过十个八个的,那我们应该是个什么态度?如果国粹是泛滥的,成千上万的,那我们又应该是个什么态度?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每个人恐怕都要先掂量一下国粹的价值。

然后,即便京剧就是货真价实的、千古绝唱的国粹,是不是就该强迫广东滴小孩几必须去学呢?依我看,假如真有那么一天,全国的少年儿童人人都哼着“海岛冰轮”上学时,也并不能证明京剧是国粹,只能证明我们回到了样板戏的那个年代。

作为国粹的京剧,它的存废,肯定不是以中国人人会唱为证据的。受众数量的多寡,是衡量流行而非经典的指标。没弄清楚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的所有国粹恐怕都要遭殃。而喜欢京剧的没人搭理,不喜欢的偏要填鸭,这个拧巴的局面,我倒觉得不应该是国粹应得的待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十五的快乐
后一篇:乒乓球出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