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韩国国宝的倒掉

(2008-02-12 01:21:02)
标签:

文化

 

崇礼门烧了。5 个小时,轰然委地,木质结构建筑就这么脆弱。

中国网友高兴得跟过年似的——不是,他们正在过年,应该说跟过年看见放焰火似的。

真高兴?借蔡明小品的话问一句——为什么呢?

晚上刚看了介绍山西的电视。里面说,那时候中国讲礼义,山西商人重义轻利,这个口碑成就了他们好多年。还说,连山西的大院,也是充满礼数,有没有台阶,有几个台阶,都有高低尊卑。此话我信。北京的皇宫王府,院墙的高度是有秩序的。下午看书,说很久很久以前,中国人连凳子都没有,还席地而坐的时候,铺几层席子,也是有讲究的。大王铺五层,王侯铺三层,当官的铺两层。

我们是礼仪之邦据说,但是我们却容不下一个韩国的古建筑。人家那烧了,我们拍手称快,连起码的礼数都不讲了。这可以打个比方,我们的天安门如果烧了,韩国人也额手相庆,我们会是什么感受?我估计我们恨不得“跨过鸭绿江”去。

中国不是没有礼乐崩坏的时候。最早的一次,是春秋闹诸侯的时候,最近的一次,一般认为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按我一直的想法,所谓礼乐崩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崩坏的东东,大多属于本该就崩坏的。可是,我们毕竟不是艺术家,我们都还在社会组织里生存。而当世界上最庞大的人群不仅礼乐崩坏,而且开始敌视最基本道德的时候,这个人群和世界将会怎样?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我们的所谓礼乐,正是我们如今道德沦丧的元凶。

关于道德底线,我听得耳朵都木了。原先叫“忘八”现在叫王八的,我也不以为奇。直到韩国崇礼门大火,我才突然意识到,中国人的道德灾难像若干历史先例一样,开始向文化、向我们一直以为具有存在价值的东东发起了进攻。对这个印象的深刻,是因为我们居然能把这个灾难也变成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可以这样说,中国礼乐崩坏的历史正在延续,最近的一次应该后移,时间就在现在,今天。就在为韩国国宝消失而欢呼的同时,我们还有一个艳照门。道德这词说腻了,我换个词——这都什么人性。

重建,应该是韩国人眼下考虑的事。那么,我们应该重建点什么?又如何重建?对此,我不抱信心。人家的重建三年可以OK,我们的重建,即便有朝一日,又是何年何月?不会又是以流血和生命做代价吧——我怎么想都害怕。

反正是有点讽刺。崇礼门烧了,烧了韩国的门,也烧了中国的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初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