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一
我肯定,郝劲松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个清晰的痕迹。
有这么邪乎吗?有,非常有,相当清晰,痕迹还不小。比他位高权重的中国人里,能跟他的历史地位有一拼的不足百分之一;比他名声显赫的中国人里,能比他的影响力长久的不足百分之一。
今天我才见到他照片,果然印证了我的判断。“看将军,八面威,人又大,马又肥。腰圆膀阔三山配,身高丈二晃巍巍。铜铃怪眼一字眉,翻天鼻孔獠牙嘴,一部红髯颔下垂。”哦,这不是郝劲松,这是典韦。
他不比典韦差劲。想那手机漫游费听证会当日,这郝劲松先是手捧黑色花瓶立于大堂之内做无声抗议,再进会场跳上椅子叱问发改委官员,其情其势,端得是典韦复生,张飞在世。
二
郝英雄有此壮举,全因报名参加听证会被拒。被拒的理由是:场地有限。此事前前后后,我不赘叙,大家搜百度。
郝劲松告状,也不是第一次了。这次与前不同,多了一个黑色幽默的后续,这是新看点。这个看点可以理解为,他真被气着了。也可以理解为,他的告状又增添了新内容。这个内容的核心意义就是:当法律不能给他以公平的时候,他需要用另外的方式表达意见。可以看到,这个方式是首先是和平的,非暴力;第二,又是有想象力的,极其符合现代传播学里传播效率最大化的理论要求。
所以,应该得此结论,就是:今后郝劲松再出新闻,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告状的范围,而是可能形成以告状为先导,以创意行为为后续,以追求传播效率最大化为目的。
三
郝劲松的官司故事应该不算新闻,起码大家都能回忆起来的,就有春运票价官司、周老虎的官司,和这次的手机听证会官司。准确说,没有一个官司是他赢了,但事实上,他的影响又在这些中国现代史的典型事件上发生了作用。仅一个春运的票价不涨了,我觉得全国人民就该谢谢他。
我为什么说他有趣呢?是因为,所有这些事件,都是郝劲松以个人的身份向权威发难。这个行为能告诉中国人很都东西——第一,每个中国人都有这样的权利;第二,每个中国人都可以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第三,在权利问题上,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官民区别;第四,教育了中国的官僚阶层,在他们习惯的官场逻辑和官场语言之外,还有一个以平等为第一要义的公民权利模式……
我个人对最后一个作用最为看重。他把一种公民社会的逻辑愣磕磕带进了官场,也带到了公众视野中,这个巨大的冲击,自然弄得人家不知所措,但也弄得人家不想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这是改造中国社会的一个绝佳选点。
四
我希望所有的中国人都记住郝劲松的一句话——当他闯入听证会发布现场时,发改委官员问他“你是谁”时,他回答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郝劲松。”
这句话太酷了,也太准确了。它的潜台词是:我是一个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护的公民,我有权利在这块土地上表达自己的态度,任何阻挠我表达态度的行为都是违宪的。
就是凭着这个最大的理由,郝劲松一直都在“以身试法”,一直都在“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想传递一个道理:当你想得到法律的保护时,你必须有所行动。公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公平也不是靠靠老母就能得来的。当我们每天低着头讨生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抬头看看天空,看看太阳。那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说,郝劲松必须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他的位置。因为他告诉了我们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无论对我们每个个体而言,还是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而言,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真是不辱其名——郝劲松,好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