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味

(2008-01-15 18:16:33)
标签:

杂谈

 

年味是若干年前讨论过的话题,缘起应该是对春节的气氛越来越不满意。为什么不满意?除了一个不让放炮,我一直没有找到其他的原因。后来改限放了,等于许放炮了,但大家似乎还是不满意。

现在明白了。过年,只有对于穷人来讲,才可能有年味。一件新衣服,一顿好吃的,大手大脚一回,这是穷人的企盼,是对自己一年到头苦日子的一次反正。年味,说到底,图的就是低水平基础上的物质满足。就说放炮,在我的老家,放炮的别称叫“崩穷”,可见还是对着穷去的。

如今没了年味,首先说明穷与我们的距离远了。虽然我们依然存在着贫富之分,依然可以各自给出今天的穷的概念,但比较当年的穷来,起码吃饭穿衣之类,已经不在话下了。当年的穷,那叫真穷,绝对意义上的穷,尽管我们当时并未意识。

中国人所谓过年,指的是春节。元旦不在其列,硬往上靠,顶多叫作过阳历年。以往,过阳历年真论不上一个“过”字,仅仅是公历概念上一个年度的完结和开始。我查过30年前的报纸,12月底到新年初的内容,没有一点年味。没有公共活动,没有市场促销,没有娱乐节目,没有单位派对,给你的感觉,就是那日子过得怎么那么长啊长,好象也没了起点和终点,连暂停都没有,我们就这么一个劲儿地活下去。如果挖地三尺非要找点相关的信息,你只能从工业生产的喜报上依稀知道要过年了。其实,那时候岂止对年味无意识,上一年和下一年的衔接,好象也是偷偷完成的。

今年元旦,开始改成三天假,虽然是第一次,但已经有了小名儿,叫“小黄金周”。还马上有了调查,深情地问:小黄金周你过得还好吗?

怎么会不好?年轻点儿的,从平安夜开始,已经沉浸在过年气氛里。比较春节,元旦也越来越有了年味。当然,这个年味,发挥了推力的,是商家,而年味里,花钱则是主要的活动。可以推测,随着清明、端午、中秋之类成了法定假日,除了我们常念叨的年味,清明味、端午味、中秋味也将从无到有,越来越浓。

“崩穷”,是怕穷,所以要终年辛苦,劳作度日。现在不一样了,休息和享受,变成我们生活里越来越重要的内容。我不知道在365天里,什么样的工作和休息比例是最幸福的,但从假日越来越多的前景看,我们今后担心的,恐怕应该是如何打发好这些休息的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