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其他频道 |
中国发达了,人民爱牛X。连锁反应之一,就是个人历史登堂入室。个人历史很金贵吗?不是那么回事。顶多了,历史不金贵,个人很金贵。换个庙堂上的说法,叫个人价值的回归。
原来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草根不服,帝王将相谁都有种。现实里的,三千人打破脑袋争一个公务员位子,图的是一招权在手,兼带着衣锦好还乡。梦想里的,活着就是出位,不出位毋宁死,全民学文化,要饭的也得写博客。但梦想能照进现实吗?能,要么环境巨变,要么你巨变,变得都不是你了最好。
闲话这是。
话说嫦娥飞天,热度稍减,有好事者发明“嫦娥宝宝”——“14个出生在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到11月7日卫星顺利绕月期间的航天宝宝,被授予了嫦娥宝宝的称号。”如果按出身论算,这14个宝宝的父母倒也非绝对的草根,都是奋战在航天战线的科技人才。只是自己今生未必能获得什么“称号”,倒是刚挣眼的儿子拣了便宜。出生证才有,接着又得了个证书,好象吃奶就是功劳。
这个称号当然不会管大用,上学高考总不至于加分,否则就荒诞大了。但不管用还要“授予”一把,心理上的痕迹还是很清楚的——跟别人就是不一样哦,同是吃奶,我要吃嫦娥的奶。就是这么一个夸张的举动,把这些孩子钉上了标签,以示与别家的区别。也可以想象,当他们懂事时,这个标签会让他们骄傲呢,还是自卑——毕竟这不是他们的选择。而关于人群的分类法,从他们的称号看,已经变成了摸奖撞大运,变成了找个辙就能表现禀性天赋的个人价值回归。
真的是摸奖撞大运吗?只看嫦娥宝宝的诞生,也未必都如此。
关于生孩子,中国人的自主性向来很强。首先是自己能解决的,比如算年头,按属相生,可以挑个好属相扎堆猛生;至于自己不能解决的,比如按月份甚至按日期生,也可以拜托医学的神明,一刀下去,不知有多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兄弟姐妹。原来中国的英雄诞生,必有五色祥云呼应。现在好了,拿捏好时辰,就可以做到生而人上人,且有称号做证,仿佛限量发行的纪念品,屁股上戳着序列号。然后,这些父辈们的遗迹,究竟能给宝宝们带来什么呢?婴儿的眼睛恐怕瞪得比我要大。
嫦娥宝宝已经酣睡了。接下来,奥运宝宝即将登场。据说,明年中国的奥运宝宝将有1800万, 网民们还互相鼓励呢:“姊妹们,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