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买了个硬盘, 250G,810大元。
分成俩区,准备一区存图片,一区存文章。前者200G,后者50G。
今天晚上就开始捣腾这些东西,一直捣腾到写博前刚完。
图片区已经用去不少,光西藏的图片就占了小20G。我那老G3还是400万像素的,如果哪天一受刺激换个单反什么的,估计这区没几次就得给装满了。我一哥们,拍了17分钟的录象,一下子就占了40多G。我还没玩DV呢,如果哪天再一受刺激玩上这东西,估计这区一次出游的成果就得给灌淤了。
文字那区就没这么紧张。
96年买电脑以来写的字儿,基本全在里面了。加起来算啊,不能等身,也得有百十万的量。可放在硬盘里,就占了一抠抠儿。饼状图里,也就一条线,连角西瓜的模样都没成型。
我十年的心血啊按说,也就换来电脑里的这么一抠抠儿。就算滕云命硬,再活40年,而且还老能写字儿,一直写到咽气,能凑够一小角西瓜吗?我估计悬。
以前老师给上课。把黑板先抹一干净,然后用粉笔剁上一点,说,黑板如果是宇宙,那这一点儿,就是地球,你我就在这点儿里,根本看不见。老师卖个关子,拍拍手,说,这就叫宿命。
电脑硬盘今天又给我上了一课。
下午在单位,和人聊起世界杯。说咱们还看得动吗——又得没完没了地倒时差,而且要折腾一个月。
那就退一步吧,不场场都看,挑着场次看,等四分之一的时候再场场看。
后来又反悔了,说四年才一次,一辈子能看几次啊,得珍惜这机会。
这么一说,多少一愣。是啊,一辈子能看几次世界杯啊。我是从82年开始看世界杯的好象,看十届的话,已经到了2018年。那时候我头发估计白了已经,再看世界杯的草地上,更不知换了多少代风云人物。
妈的世界杯也给我上了一课。
刚才看新浪博首,有一篇党国英的文字,标题好象是人人都关心政治不是好事。
一说政治,我就联想到选票。以前好象也说过,选人民代表,四年一次,这几年好象没人找我发选票了(另文我要问问这事儿)。原来是每次都给的,比月票小点儿,白底儿红字,上书“选民证”。
我有癖好,都攒着来着——不投票只攒票,也不后悔,因为那些后选人我一个不认得。攒了几张,冷不丁拿一起一看,也一愣:等再攒几张,估计也就薄薄一沓吧,咱就歇菜了。
前博说到怎么才能活得长。不管活多长,都可以换算成若干字节、若干世界杯、若干选票什么的。而在我们哲学老师那儿,就根本看不见了。
最后回答有博友问的问题:你对《达芬奇密码》怎么看?
答:看那电影,我就想到了平时没空儿想到的宿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