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生堪称幸福?据说,就是你每天可以安然入睡,无所忧惧,不受谴责。不过我要求更高,希望躺下之后睡着之前那一小段时光,能够回忆那些美好的人和事,憧憬未来,或者反复咀嚼生活中小小的心得和况味。
但是我做不到。有时候一边脱衣服我甚至一边告诫自己,不要去想那件事或者那个人。躺下来有时候真的是满脑子空白,那些事那些人不要去想,那么想什么呢?对了,想想《星球大战》吧。雄壮的片首曲在黑暗的虚空中响起来,在很久很久以前……然后,魁刚金、欧比旺、阿纳金、航天人卢克依次浮现,直到他们的脸庞渐渐模糊,隐入另一种沉睡的黑暗。
值得回味的伟大作品很多,为什么我总是选择《星球大战》、《指环王》,甚至连我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提起的《圣斗士》?从埃伦迪尔、伊西尔德,到阿拉贡、博罗米尔、法拉米尔,从弥尔寇到索隆――《指环王》里伟大的人类英雄谱系或者邪恶势力的谱系;从萨迦、德鲁巴,到星矢、子龙、阿瞬,从黄金十二宫到青铜圣斗士……是什么样的魅力,让我去回味他们,而不是其他形象?
以前我说过,我喜欢那种凌空蹈虚建构一段历史甚至一个世界的作品,但是也不尽然。像《终结者》或者《黑客帝国》我就懒得回味,尽管也很好看。一定还有别的原因。
古龙才气大过金庸,为什么更多人喜欢金庸?我想,古龙的英雄们都是一个人在战斗,或者说像石头里蹦出来的,他们没有师父,更无所谓师父的师父,他们也没有徒弟,更无所谓徒弟的徒弟。他们轰轰烈烈地打架,架打完了退场,了无牵挂。金庸呢,金记英雄都有师父吧,师父还有师父吧,很多人也有徒弟,徒弟还有徒弟,横向来说构成一个关系网,纵向来说则形成一个谱系。让你挂念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乃至一个江湖一个世界;甚至不仅仅是一群人,而是几代人,乃至一段“历史”。论单个人物刻画,古龙或许还要稍胜,但是论建构背景,建造一个世界一段历史,中国人里边没人比得上金庸。因此,古龙的激情是人性的激情,金庸的激情则是历史的激情。听着评书长大的中国人,更多可能会倾向于历史的激情吧――瓜棚麦场,闲说三国。
历史的激情来自谱系传承。这东西中外皆是。古时候西方骑士或者日本武士出场打仗,先要有一大段自报家门:我是伟大的谁谁的伟大的儿子谁谁的伟大的孙子谁谁的伟大的……如果不是对手也憋着劲打算这样秀一下,其冗长罗嗦,足够让战场上的任何人昏昏欲睡。中国人也是这样,所谓龙的传人就不要讲了,你再看看那些正史,本纪列传一路排下来,为什么要搞得这样枯燥乏味,就不好讲讲故事?没别的原因,历史无非人的历史,而人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一代一代也要讲个传承,继绝世开太平。
总之这样一个心理,单论一个人,流星划过夜空;而追究前因后果,就使我们有了更多的期盼更多的欲念更多的关注。这就是谱系的魅力,不论它来自固有的历史还是虚构的世界。
拿金庸来说,比如射雕、神雕、倚天所谓英雄三部曲,以一己之力架构超过两百年的江湖,英雄辈出,落英缤纷,当然是大手笔。可是他还不满足,还要引入丐帮、少林寺等千年概念,使得谱系传承更为强固。再看古龙,他所创造的典故,现在被使用最多的,大概也就是兵器谱三个字吧。这个来自《多情剑客无情剑》的概念,恰恰是古龙少有的创造谱系的尝试。当然这还称不上一个时间纵轴上的谱系,仅仅是通过百晓生编织的一个空间上铺开的江湖横向谱系。
我最喜欢的作品,《星球大战》、《指环王》等,都是场面恢宏。不过,如果仅仅是空间上,恐怕只能说是场景宏大。场面恢宏,它还要加上时间的维度,给你某种历史感。从魁刚金、欧比旺到阿纳金、航天人卢克,从埃伦迪尔、伊西尔德到阿拉贡、博罗米尔……原谅我的津津乐道或者说罗嗦,谱系的传承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如果阿纳金没有在云度大师制住议长的时候背后下手;如果索隆未曾撺掇伟大的人类国王金袍法拉宗攻打诸神的极乐之地,导致仅存的人类追随埃伦迪尔东渡中土……
很显然,在一个缺乏谱系的世界里,无论真实还是虚构的世界,都无法将想象力臻于极致。金庸在《雪山飞狐》的结尾设置了一个巨大的悬念:面对苗人凤露出的习惯性破绽,胡斐这一刀砍不砍得下去?小说到此戛然而止。然而说老实话,我从来都不关心这一刀有没有砍下去,苗人凤死还是胡斐死。两个突兀而出的人物,在雪山绝顶的打斗,就更显突兀,跟我有什么关系?大概金庸也意识到这点,后来又找补了一本《飞狐外传》,算是跟红花会拉上关系,从而把几乎是石头缝儿里蹦出来的胡斐胡大侠纳入江湖谱系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