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读美国人Epstein写的《势利》,讲美国人是怎么势利眼的。放下书我问妻子,你说我势利吗?妻子回答说,每个人都会有一点吧,比如我觉得你有时候蛮虚荣的。
我会买一些品牌服装,去好一点的餐馆,妻子认为不必要,这是虚荣,也就是势利。但这些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我在心里问自己:你是不是对待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比如媚上欺下?自信这方面自己做得还不错,但是有一些回忆依然清晰。十几年前刚工作的时候,有一次有个中央领导人来我当时供职的杂志视察,挨个握手,握过后我突然感觉到自己脸在发烧。这让我痛恨自己了好一阵子:他根本没在意你,你激动什么?现在想来,这是势利的典型表现。还有一次是非典那年,团中央书记来我当时供职的中国青年报社慰问,挨个办公室走过来逐一握手。我算见过点世面了,这回倒没脸红,但是书记走后我跟同事们开玩笑说,我是不是今天不洗手了啊。今天回想起来,这个玩笑有趣吗,除了说明我心里在意,难道还能表明这个家伙布衣傲王侯不成?过分的反应,不论正着来反着来,说到底都是势利。
我很少主动谈起自己跟哪些名人怎样怎样,但是如果别人提起,即便没问我跟他们认不认得,多半我也会“顺便说起”跟他们的交往情况,然后心里暗自得意,如果对方没有露出羡慕的神色,没准我还会有点失落。这当然是势利。跟到处赤裸裸地宣扬相比,可能更是势利中的势利,伪君子和真小人之别。
我还会看不起某些地方的人,这是势利。出于种种考虑,看不起却又不肯明说,这是势利中的势利。
世上真正不势利的人恐怕没几个,我也不例外。
我写东西越来越少,很大原因是没有勇气得罪人了。投身互联网后我就不再评论IT圈的事了,我给自己的理由是“还想在这个圈子混下去呢”。比如前不久我跟新浪博客的朋友说,博客网给你们做了两回火中取栗的事了,第一次是他们忽悠起博客概念却让你们做了大,第二次就是最近,博客网恶炒了半天假金庸重出江湖写小说,却逼得真金庸在新浪开了博客。我要是方兴东能气死,可是我不打算写出来了。倒未必真怕得罪谁,但也懒得叫谁不开心。
挺势利的是吧?
平常工作生活中,有很多感想啊,也经常产生想写点什么的冲动。但是坐在电脑前边抽支烟,那些想法便烟消云散了:何必呢,难免会有人对号入座,何必呢。早先我在一篇文章里说,豁不出去不肯做王八蛋就别当作家。其实,不肯做王八蛋也是势利。
更要紧的是,我不肯真实地面对自己了。据说,有些读者可以从我的文章里看出我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内心干净的人,据说我的文章也因此显得唯美、干净,总之可以入选中学课本那个样子。但是说实话,我真的越来越写不出这样的东西来了。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我明显感到,内心的渣滓在沉淀,恶念越来越经常出现,黑暗在变厚。我经常会有冲动把这些感受记录下来,哪怕用化名哪怕不图发表。的确有那么两次,我开始写了,还化名注册了博客空间,但是写了好几千字后终于全部删掉。我怕什么?没人知道是我。好听的理由是我不想自己这样堕落下去,而真实想法则是也许总有一天我会忍不住用真名将它们发表,丑媳妇也想见公婆不是么。其实这也是势利,不肯纯粹只为自己做点什么,总想着它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不论好坏。
我应该算是个中产阶级了吧。我发现,中产阶级的臭毛病,虚伪、没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媚上、沉闷乏味……我渐渐都有了。所以,中产阶级缺乏变革的勇气,保守,自满,缺乏创造力,种种种种,说到底都因为势利二字。他们谨小慎微,故步自封,亦步亦趋,生怕别人瞧不起,生怕被这个阶层踢出去,生怕自己的观点得罪了什么。总之一句话,生怕自己表现得不像个中产阶级。没人逼你必须像什么,但是你生怕自己不像什么。
这都是势利,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