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摄影术与侵略性

(2006-06-30 22:35:33)

你知道,镜头具有侵略性。

 

且不说摄影术之初,关于“摄取”灵魂的传言。面对镜头,大多数人都不会那么自在。镜头两端,拍摄者和被拍摄者是不平等的。黑洞洞的镜头,似乎让人产生联想。

 

新闻摄影有一个基本理论:近些,再近些。照片的好坏仅仅取决于拍摄者能够接近被拍摄对象的程度。但是人们似乎很少意识到,迫近被拍摄者的要求,其实是含有侵略性的。只不过,它被正面描述为“干预社会生活”。

 

人像摄影中最成功的案例,邱吉尔怒视镜头,仅仅因为他被摄影师的侵略性所激怒――后者一把拿掉了他的雪茄。

 

即便那些最平和的风光照,难道不包含摄影者强烈的欲望?他是如此贪婪地想把所有美好的景致都一股脑塞进镜头,或者恨不得把某些不合审美要求的元素从画面中剔除掉。他寻找角度,苦等光影变化,他的主观侵入了被拍摄领域。

 

因此,一个好的摄影师,应该是一个具有侵略性的人。他的潜意识,是用镜头――这类似枪口的东西,去征服被拍摄者或者物――我们都曾经被摄影师摆布来摆布去是吧!

 

唐师曾是个具有侵略性的家伙,所以他在摄影记者行业里取得了成功。记得有一次他到我们网站做访谈,谈中东问题。谈着谈着他就跑题了,非要谈谈什么叫做“有种”。他觉得伊朗总统内贾德有种,因为后者敢于搞原子弹,敢跟美国叫板。他说这样的人是一个民族的种子。然后谈到中国人,他说“我也是中国人里的种子”,“人们会说我有种”。什么是“有种”?如果我没理解错,唐师曾指的就是侵略性。

 

总之,成功的摄影或者摄影师,其典型特征就是侵略性。

 

那么这张照片呢,有没有侵略性?我认为没有。因为,它几乎看不出拍摄者唐师曾的任何主观色彩,可能就是路边随手拍下来的,类似无心的涂鸦之作。你能说出它有什么意义吗?或者它有什么“价值”?恐怕不能。它是在拍摄者、被拍摄者双方都非常放松的状态下,无意留下的一张小品。而且,唐师曾之所以把它收入这本影集,我猜想是一种调剂――在那些紧张的、刻意的、张力的作品里边,让阅读者换换胃口,而作者这时也可以把双手枕在脑后,眯起眼睛,漫不经心地吹一声口哨。

 

呵呵,我喜欢。至少,它让我忘记那个火急火燎的唐老鸭,忘记那个语速急迫咄咄逼人的家伙。原来这个人也并不总是侵略成性。

 

    顺便说一句,唐老鸭是个颇具侵略性的卡通形象。唐师曾喜欢这个外号,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他的性格,尽管他自己未必意识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