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LTRO vs QE

(2011-12-31 18:48:38)
标签:

ltro

qe

量化宽松

欧债危机

财经

分类: 看世界

LTRO(Long Term Refinancing Operation,长期再融资操作)被欧洲领袖们及部份市场人士希望,是欧洲版本的QE(量化宽松),是欧洲解开主权债务危机的一箭双雕之作。

12月20日,欧洲央行无限量地向欧洲银行提供三年期低息贷款,吸引了五百多家银行、拆借出4891亿欧元,其规模远超过事前估计的3000亿,在现代经济史上也算是一次罕见的大规模银行拯救计划。随后西班牙拍卖的短期国债发行利率陡降近半,燃起了人们对LTRO救危机的希望。

然而,LTRO不是QE。它对缓解银行的流动性危机有一定的帮助,但不是解决欧债危机的灵丹妙药。欧洲央行的多权力中心模式,注定了它无法像联储般执行QE到底。

LTRO被一些人称为是“后门QE”。其原理是,由央行提供无限量的低息贷款,再由银行买入高息的欧猪债券。这样既将欧债的发行成本降下来,又可使欧洲银行赚一个息差来增加盈利和资本金。如果银行将这些国债再抵押给央行,借取进一步的贷款,则更增加乘数效应。

这套政策操作成功与否,取决于两个关键点。第一,欧洲央行必须如同美国联储,愿意坚决地、无条件地提供无限量的流动性,直至市场完全信服为止。第二,欧洲的银行相信欧洲债务国家不会违约,他们的国债的收益回报远超过违约风险,愿意将借来的资金投入国债市场套利。

首先,欧洲央行不是美国联储,它是由十七个国家组成的货币政策俱乐部。这种架构决定了欧洲央行无法在量化宽松上如联储那样赌一把,因为每个成员国对货币超发、通货膨胀和财政纪律的态度均不相同。德国对通货膨胀极度敏感,本国又没有遭到债务危机之荼毒,所以只会容忍有限度的可控风险的信贷扩张。LTRO只安排了两次贷款发放,之后不排除加码,但绝不可能是无限期、无条件的。市场对欧洲央行QE到底的决心自然有怀疑。

其次,欧猪债风险很大。希腊债也曾信誓旦旦说绝不违约,最后银行却被逼“自愿”重组,甚至无法从CDS索偿。欧洲的银行手头已经拥有大批欧债,当下他们的要务是摆脱流动性困境、增强资本金,而不是增杠杆、增风险。

LTRO发放后的第二天,银行存放在央行的新资金相当于LTRO拆出资金的一半。换言之,银行将从央行拆出的资金,转手又存回央行账户下,以备日后紧急之用。在风声鹤唳的年代,银行这样作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却令欧洲政治家们“后门QE”之想竹篮打水了。

LTRO对改善银行流动性,确有帮助。但是无法改变欧债危机的大局势,无法增强银行的资本金。欧债危机,在2012年继续动荡,继续恶化。

 

本文原载于今周刊,为个人观点,并非任何劝诱或投资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