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两次探底货币政策日本式通缩pmi财经 |
分类: 看世界 |
欧洲压力测试结果不错,但是市场不敢太信。美国经济数据不好,不过市场也不愿看得太淡。日本出口企业发出订单警告,日元反而升值了。全球经济不景,石油价格却反弹了。上周市场迷失了方向,在经济失速的担忧和资金略微愿意多承受一点风险的乐观之间徘徊。
目前全球经济数据已出现全面回落。不仅美国消费信心下降,德国零售和就业情况也不理想,中国的基建投资全面失速,日本出口订单将大幅放缓。一个全球性的增长回落期已经形成,几乎可以肯定各国央行和政府都在重新审视“退出”时间表。笔者认为,美欧日的量化宽松政策暂时不会有变,但是中期加码的机会在上升。与此同时,新兴国家和商品国家的加息可谓此起彼伏。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在经济复苏及通货膨胀上的差异,将继续导致货币政策上的分道扬镳。
美国经济褐皮书中首次提到经济陷入日本式通缩的风险。的确信贷复苏乏力、就业增长缓慢、政府债台高筑,令人联想起二十年前的日本。不过笔者看来今天的美国与九十年代初的日本基本不同。日本陷入持续衰退泥沼的两大原因是货币政策偏紧和银行改革裹足。美国不存在这两个深层次的原因。银行暂时不愿贷款,不代表以后一直不贷款。这是周期性复苏缓慢,而非流动性陷阱。一旦民间经济活动有所恢复,政府的财政状况便会改善。
本周重点在各国的PMI和美国的非农就业,这两组数字对判断经济进入放缓还是重回衰退十分重要。周一欧洲七月PMI估计为56.5 vs 上期57.5,同日美国ISM53.5(十个月的新低)vs 56.2。周二澳大利亚议息,但是估计在利率上按兵不动。周四欧洲央行开会,利率不会有变,但是会后记者会上的言辞可能对市场有影响;同日英国央行则不会作出政策上的改变。周五美国七月非农业就业,预测为-50K,vs 上期+83K,失业率维持在9.5%。
(本栏每星期日在此博客登出,周一早上于CCTV2交易时间出现。以上观点仅为个人对市场的看法,并非任何投资劝诱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