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角登场
飞越黄河,作为1997年的一件大事,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在飞越成功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曾经问过许多我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问他们看过飞越黄河吗,得到的回答都是看过,而且印象极深。据飞黄的现场总导演张晓海说,电视转播的收视率超过了春节晚会。直到不久前,我遇到了一个在电视行业的美国朋友,说起飞越黄河来,仍十分激动。他说,当时他在澳洲看到这一壮举,认为是他所看到的最好的电视节目之一,他还专门录了下来,寄到美国去给他的父母看。
但是在1996年秋天凤凰卫视开始操作此事时,并没有想到活动会有如此规模。
飞越黄河是怎么提出来的呢?
1992年10月,台湾特技演员柯受良在北京附近,驾驶摩托车越过了金山岭长城。飞越完成后,有记者问柯受良:你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柯受良头上戴着花环,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随口答道:黄河。
当时是随口一答,但事后却记在了心里。在之后的几年里,柯受良真的把飞越黄河当成了一件大事。他带着一批人,几次到黄河边考察,最后确定的飞越地点是壶口。我手里还保存着一份山西省旅游局给山西省副省长刘泽民的文件,时间是1996年的
刘泽民副省长的批示十分明确:“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请省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予以大力支持,一定办好。”
山西省表示了积极的态度,甚至也开了新闻发布会,全国许多报刊都报道了这一消息。然而,操作起来却不容易。资金从什么地方来?怎么宣传?飞越跑道由谁搭建?安全问题怎么解决?一连串的问号堆在柯受良面前。
说到这里,有必要介绍飞越黄河的两个主角:柯受良和壶口瀑布。
柯受良1953年出生在浙江宁波,3岁时到台湾,但也是一直生活在渔村里。这个渔民的儿子直到16岁时才到台北闯天下,开始是干粗活,洗车、搬运。大概是在这一期间学了些武术,后来有机会进入电影界,当武师,当武术指导。20岁时,他在台湾当了兵,就驻扎在金门,与大陆隔海相望。退役后,他重回影圈,既当演员,也搞特技。1980年,他主演了影片《泥鳅过海》。而真正出名是在1982年,柯受良首次到香港,为影片《最佳拍档》作特技。当他驾驶摩托车从一栋商业大厦的三层破窗而出,飞降地面的时候,在场的人都惊呆了,甚至连一些外籍特技演员都认定这“绝无可能”。柯受良从此开始引人注目。就在这一年,柯受良又有惊人之举,他在台湾驾跑车飞越了近
柯受良长得比较黑,个子也比较小,所以,得了个昵称“小黑子”。
柯受良是条汉子,他下了决心的事,就义无返顾。他放弃了在电影圈的活动,放弃了其他生意,甚至卖了房产,把资金集中起来,还专门注册了一个“飞越黄河有限公司”。但柯受良也是常人,在困难面前,他也急躁,也发火,也曾经打过退堂鼓。据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台北的小酒馆里,常常出现小黑子喝闷酒的场景。那不是演戏,而是为了那困难重重的飞越。
这个主角就是凤凰卫视。
那时说凤凰卫视,指的就是凤凰卫视中文台,于
说这句话时,他的神情是认真的。
世界上的事情,在很多时候是偶然因素起作用。
柯受良在北京有两个朋友,北京赛特文化公司的董事长宗璐璐和总经理王彦军。这个宗璐璐的老公,就是大名鼎鼎的王雪冰,当时是中国银行的行长,而王彦军是宗璐璐的发小,王雪冰被“双规”后,他也在监狱里蹲了一阵。王彦军因为长得黑,有个绰号叫“黑子”。这个黑子在北京的文化圈里,颇有点名气。柯受良没想到,通过多年前结识的这两个朋友,认识了凤凰卫视的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
在某种意义上说,柯受良是幸运的,在他走投无路时,遇到了凤凰卫视,遇到了刘长乐,想做事的和要做事的双方又是一拍即合。
经过不长时间的研究,1996年的
“‘飞越黄河’活动的内容为:由
“‘飞越黄河’活动时间1997年5月底、6月初。”
“‘飞越黄河’活动地点定为山西省与陕西省交界处‘黄河壶口瀑布’”
“甲方(凤凰卫视)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承担提供全部资金,作为本次‘飞越黄河’活动的活动资金。”
今天看来,这份合约文字很不讲究,条文也很粗,可见当时的仓促。但合约的签定,使柯受良激动万分。当天,他驾驶一辆摩托车,在梅地亚的演示厅里为观众表演了特技。还说了这样一句话:凤凰卫视救了我的命!
他把飞越黄河看成了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