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这么旧,值得庆幸吧。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日记 |
水木丁反对我发这条博客,理由是,万一那地方被我炒红了,门票贵了,游客多了,她还没去呢!
我想,我没那么重要吧。
曲园是俞樾的古宅,在民国,它是苏州最有文化份量的地方,所有的知识分子,到苏州,不到曲园拜访一下,就像小流氓到上海没去拜访杜月笙。
解放后,俞樾曾孙俞平伯将故居捐献给祖国。先变成大杂院,住了十几户。在俞平伯等文化人的抗议下,清理了一下,变成茶馆。
门票一块五,如果喝茶,免收门票。茶叶钱从五元到十元不等。拿茶叶,自己拎个开水瓶,你既可以跟本地的叔叔们坐一块,听苏州白话聊天,也可以坐到曾国藩手书的“春在堂”里,坐在惟一的一个茶几旁,安安稳稳地喝茶,旁边是赛金花弹过的钢琴。这种感觉有点奢侈。
照例,也有几间读书的屋子。我走到一个房间,发现里面有一面墙的四方木柜子,像洗澡间的更衣柜。后来发现,这是当年俞家的书柜。有些柜门上还留着封面,有“诸子百家”“元曲”“唐诗”“二十四史”等等。
朋友说,这地方,怎么会是一家茶馆。
可是,它如果不是一家茶馆,而是一个餐厅,或者一个高档会所,岂非更令人惆怅。
至少,它不是一个被某些机构看中,整个推掉,原址翻盖了一拨新屋子的“古迹”。
庆幸吧,为它现在的旧。
下图是“春在堂”,一面镜子,让屋子有了纵深感,镜子映出屋外的空间,镜子后面是通往花园的门,门楣上写“花园雅座”。所谓雅座,并不用加钱。

从窗户看出去的绿树。朱红色的窗户,被雨水洗的破旧了,跟夏天的新树叶配起来刚刚好。
我想,我没那么重要吧。
曲园是俞樾的古宅,在民国,它是苏州最有文化份量的地方,所有的知识分子,到苏州,不到曲园拜访一下,就像小流氓到上海没去拜访杜月笙。
解放后,俞樾曾孙俞平伯将故居捐献给祖国。先变成大杂院,住了十几户。在俞平伯等文化人的抗议下,清理了一下,变成茶馆。
门票一块五,如果喝茶,免收门票。茶叶钱从五元到十元不等。拿茶叶,自己拎个开水瓶,你既可以跟本地的叔叔们坐一块,听苏州白话聊天,也可以坐到曾国藩手书的“春在堂”里,坐在惟一的一个茶几旁,安安稳稳地喝茶,旁边是赛金花弹过的钢琴。这种感觉有点奢侈。
照例,也有几间读书的屋子。我走到一个房间,发现里面有一面墙的四方木柜子,像洗澡间的更衣柜。后来发现,这是当年俞家的书柜。有些柜门上还留着封面,有“诸子百家”“元曲”“唐诗”“二十四史”等等。
朋友说,这地方,怎么会是一家茶馆。
可是,它如果不是一家茶馆,而是一个餐厅,或者一个高档会所,岂非更令人惆怅。
至少,它不是一个被某些机构看中,整个推掉,原址翻盖了一拨新屋子的“古迹”。
庆幸吧,为它现在的旧。
下图是“春在堂”,一面镜子,让屋子有了纵深感,镜子映出屋外的空间,镜子后面是通往花园的门,门楣上写“花园雅座”。所谓雅座,并不用加钱。

从窗户看出去的绿树。朱红色的窗户,被雨水洗的破旧了,跟夏天的新树叶配起来刚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