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参加完榕树下·民谣在路上的演出,我和老周、万晓利被热情的张亚林拉到一个小酒馆喝酒。说是酒馆,其实是酒馆主人感于深夜喝酒总被酒吧老板赶来赶去,愤然之下,把自己住处改成一家酒馆,专供自己跟朋友喝两杯。主人叫小咸,很年轻,正业是开面馆。
我看到小咸拿上来的筷子就知道面馆一定好。筷子是很好的木头筷,洗得干干净净,装在一个同样洗得干干净净的淡绿色透明玻璃罐头瓶里。面馆不大,像这么大的饭馆,一般会提供塑料包装着的一次性筷子,或是每次收费一元两元的一次性餐具,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顾客的信任。但他不,这里头有一种自尊:我能给你提供干净的服务。他自己和朋友也拿这样的筷子用。我喜欢这样的自信。
亚林拜托他给我们煮两碗面,说,他的面条是直接从农民手里收麦子,自己打完磨面粉,不加增白剂的。所以他的面条有些黑乎乎的,但口感绝好。他的牛肉汤真的是打碎了很多牛肉煮八个小时煮出来的汤。我们都听得憧憬,“但是,不一定有了。他的面条有时上午就卖光了。”亚林话峰一转,让我们怅恨不已。到了酒馆,小咸端了两碗面出来,他说,我已经下班了,刚刚又洗了手给你们煮面。他这么一说,我已经知道面的味道肯定好。因为他尊重自己的职业,而且煮一碗面,对他来说,是特别郑重而有仪式感的事情。
酒过三巡,小咸检查了我们的碗底,满意地点点头:我最喜欢吃干净的人。他的这句话也让我想到日本电影《蒲公英》里的“面道”。如果煮面也有“道”,小咸无疑已得其中三味。
至于面的味道嘛,我就不说了,反正我不住青岛,又不能常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