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每个人都被降低了
(2009-12-23 12:45:05)
齐如山与梅兰芳
孟小冬
在《梅兰芳》拍出来很久之后,我终于也看了。没有看完,我很少不把一部电影看完,大闷片,我能看中途睡着,睡醒接着看;大烂片,我能32倍速快进看完。没有看完梅兰芳,说明我对电影的耐心丧失许多,也说明它着实跌破我的底线。
最大的感觉就是故事交代的仓促草率,而里面的每个人物,都被降低了。
梅兰芳,那是京剧的一代宗师。不说黎明演技如何,他在流行歌坛的地位也不能与当年梅兰芳在京剧界的影响相比。梅兰芳,是巨星。而黎明,只是明星。产生于造
星工厂的香港歌坛的黎明,只能以他的理解演绎一个“角儿”,他把梅兰芳演绎成了一个像他一样,被制造出来的明星。我怀疑无论从明星的“腕儿”即影响力、还
是从艺术达到的境界上,他大概都不能企及、也就无法理解梅兰芳。
章子怡扮演的孟小冬,像我家超市里卖的葱油大饼,吃到嘴里,皮糙肉厚不可下咽。孟小冬是什么人,民国最有名的女老生,人称“冬皇”。扮相威武、唱腔端严厚
重——从“冬皇”一称,从她流传后世的剧照、卸妆后照片也能看出来,她气度不凡,凌然不可犯。章子怡演成了一个有风情、粗糙的普通女戏子。这里不得不说,
调教演员是导演的功课,同样一个章子怡,在李安镜下,虽然眼神也不羁,但身段举止,起行坐止,仍然有一种中国的气象在里面,你感觉她是可以坐下来写书法,
可以弹琴,是读过线装书的女子。但到了陈凯歌的镜头下,她就往下掉了几个级别。
福芝芳更令人痛心。梅兰芳的太太,天天家中开着流水席,川流不息接待着梨园行的穷戏子富大爷,眼界宽,什么没见过。据说当初选福芝芳为梅夫人似乎也有她雍
容大度,能担当的了“梅夫人”这个可能不比一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容易当的角色。文革中,另一位京剧大师马连良去世后,福芝芳发现马夫人住的地方窘困不堪,便
将马夫人接到自己家中,同吃同住六年。马夫人去世后,她将马连良及他先后两位夫人共三人合葬在梅家的墓园之中,梅兰芳墓附近。她的手段魄力可见一斑。陈红
版的梅夫人,简直是个没见过世面的泼妇,我只能认同这是陈凯歌先生的夫人,我实在不能苟同此人竟是福芝芳。
最后,让我气破肚皮的是邱如白一角,谁都知道此人物原型是齐如山,当年“梅党”的中流砥柱。影片不是暗示、而简直是明示他有同性恋倾向,且对梅兰芳一见倾
心。齐梅二人有无情愫,我没有考证,不敢乱讲。但既然用了邱如白此一假名,似乎也可允许部分虚构。但交代邱如白倾心一场戏:梅兰芳扮上女妆,台上千娇百
媚,唱的是昆曲。台下,他朋友跟他说:怎么样,是不是比女人还女人,比女人还美?而邱先生,则一言不发,干咽口水——镜头着着实实交代了好几次他不停咽口
水,这实在连同性恋的档次也降低了。更不用提人物原型齐如山先生,他经商有成,家境殷实,转而研究中国戏曲,早在清末,既已与谭鑫培等各清末名角儿结交,
他和他们结交攀谈,有系统地整理成京剧丛书,他的关于京剧的著作,是研究京剧者绕不开的必修课本。他促成梅兰芳游美,是罕见的有外交才能、有组织能力、有
经济头脑的全面人才;他是儒家思想深厚沃土里生长出来的,又遇到晚清大变局,出过国,沐浴过欧美文明的一个新人。但他骨子里还是儒家的道统,分辨事物,厘
清道理,是分毫不爽。他晚年,只穿一件皮袍从北京出逃,一路逃到台湾,因为,他说自己既尊了儒家圣人,必不肯接受其他信仰,他不愿意思想不自由,他说自己
倔,这却正是儒家的气节,那年他已七十多岁,真是壮士暮年,烈心不已;他对京剧鉴赏力高,编过经典的《霸王别姬》,梅兰芳与杨小楼的版本堪称绝唱。后来到
上海演,金少山演霸王,他点评:按天才的条件,少山很多地方还比小楼好,就是不知道什么地方,他就要露出山大王的神气。小楼比他雍容华贵。这是顶尖的鉴赏
力。
这样一个人,就白白被塑造成一个看着一个男旦在台上,猛咽口水的恶俗种子。我当为齐先生一大哭。
最后,戏里惟一出彩、不像木头的一个角色是老十三燕。演员演的也好。但历史上似也未有此人,有人说原型是谭鑫培——那更是一代宗师,如果说是谭鑫培,十三
燕就演的有失气度,现在这个角色,有气度,但是是袍哥、堂主的气度,离一代宗师却还差着距离。梅兰芳和前一辈,杨小楼算是打过擂台,梅背后是齐如山的调
度,都赢了。但杨小楼后来还跟梅兰芳搭戏班,一起演过戏。他们私交甚好。伶人,有时候有伶人的计较:杨小楼和梅兰芳搭班,是要计较名字怎么写,谁挂头牌。
还有,包银怎么算,你一场200大洋,我就得另外再收点什么,证明我比你角儿更大。这是伶人的计较,凡是出来跑江湖,没有不算计这个的,但另一方面,伶人也有伶人的气度,杨小楼跟梅兰芳一场暗斗,后者票房大好,远超小楼,他先惭愧,“杨小楼叹了一口气,说人家唱戏,咱拿钱。说罢大笑。虽说兰芳是我眼看着他
长大的,现在居然有这么好的人缘,这庞大的力量。他小时候我常背着他玩耍,实在不是外人,以后我也不用拿加钱了,我的戏份,跟兰芳一样就得了。”(摘自齐
如山《漫谈杨小楼》),认输时而“大笑”,认输认的风光霁月,这才是杨小楼——也是京剧里的大明星的胸襟。现在的十三燕,则无此胸襟。更不用提离谭鑫培还有多少距离。
一个人物传记片,主人公拍走神了不稀奇,罕见的是,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被降低了。这得有多大的毅力和思想境界才能完成此重任!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