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司机在奥运的街头很抢手

(2008-08-22 18:41:12)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感觉

 几天,跟几个出版社、媒体的朋友吃饭,散场时打车,四个人在路边站了二十多分钟也没打到。A抱怨:怎么这么难打车。被我笑话:你最近一定很少出来……最近一直都这样,你不知道么?

最后,一辆车仿佛救命稻草一样驶过来,莫名其妙地经过前面排队的人,停在我们面前,我们激动地一拥而上:车上非常闷热,司机说,空调坏了。原来如此.大家愣了一下,最后还是A说:就这个了,反正下去也难再打到车。然后她说,谁写专栏,一定要写写这件事。

习惯了出租车供过于求,现在情况倒转,变成需方市场。我们分析了一下:汽车分单双号了,每天释放出来400多万人次流量,加上奥运会,来了全世界各地包括全国的观光客,打车市场变成需方市场也是正常的。反过来,有次夜里打车回家,经过三里屯,一路都是伸手打车的人,那时的感觉还挺——有优越感的——原来幸福就是这么容易。原来以前想打车就打得到不是幸福,而是在奥运的街头,能打到一辆车,才是幸福。

除了打车,我更多时候是响应政府号召,充分利用公共交通(其实是因为公共交通的价格跟出租车相比,完全是以一当十)。昨天,坐在公共汽车的最后一排,售票员忽然,在无数人之中,朝我走过来:“请把包打开,谢谢。”——哇塞,在听说了无数遍后,遇到了传说中的公车安检,但当时我完全是下意识,开包给她看。旁边女孩包里有瓶矿泉水,被要求当场喝一口。直到这一分钟过去,我才反应过来。售票员看起来也很羞涩,大概刚培训没几天,跟我旁边替女朋友挽包的男孩说话时,磕磕绊绊地说成“对不起小姐请打开你的包”,反应过来几乎脸都红了。不过全车气氛都很安静,我合上包,跟前面回头看我的一位大爷的眼神对上,我们都笑起来。车里的气氛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大家都觉得新鲜,而且不是上班高峰,心里不焦躁,所以都饶有兴趣地看着全过程。

我一朋友在地铁被安检人员开包检查,说对方检查的比较随便,朋友还说:喂你认真点行不行啊。对方就笑了。别的朋友就颇有见识地说:开包,看的不是你包里的东西,而是你脸上的表情。——咦,真是什么事变成专业,都有一套一套的理论支撑。

今天坐公车上班时,没被售票员检查,猛地还有些失落:我手里还明晃晃地拿着瓶“午后红茶”呢,也没人要求我现场喝一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是给深圳特区报写的专栏.这篇自以为写的有趣,结果,这一次,编辑连交稿都不敢.这真是冤枉,写这篇是我心思最单纯的时候,就觉得这事有趣.根本没想夹枪夹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