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整装待发》:披头士与美国的恋爱

(2008-04-28 09:41:47)
标签:

整装待发

披头士

杂谈

分类: 恋书癖

 

一切就在 1964年。肯尼迪总统被刺杀后没几天,披头士整装待发,开始他们第一次北美巡回演出。这不是一个好年头,反对种族歧视的披头士要面对的,是一个种族纠纷正在升级,人们的情绪中正在酝酿更大风暴的美国。

但披头士所到之处,是热情的歌迷、幸福的晕厥、尖叫与嘶吼,连演出时令披头士烦心不已的观众投掷物,也是甜蜜的软质胶糖。仍然是风暴,但却是浪漫的风暴。

因为自己也做媒体,对于新闻写作一直都保持敏感,而莱瑞·凯恩的写作,让我看了本书一个开头,就决定要推荐给朋友。说起来,我们对这种新闻体并不陌生,威廉·曼切斯特的《光荣与梦想》是一个新闻写作的正面典范,而莱瑞·凯恩无疑遵从了此传统:照相机式的观察方式,铺陈细节,将普通人琐碎事放入宏观图景的坐标中。这种强调细节的写法极为考验作者:观察力、眼界、分析能力,以及剪裁细节能力。任何弱项,都会使文章变成罗嗦重复的流水帐。而莱瑞·凯恩的表现可称是“放得开、收得住”。

而我要推荐朋友,除了以上理由,还因为,我在书里看到记录者本身:他的心灵,他的感受。在一片混乱的巨星演唱会现场,他保持一个职业观察者和记录者的机警,也保留了基于一个人的心灵感受,而正因为后者,我们才能看到那些1415岁,去看人生第一场演唱会的少年歌迷们的盲目的骚乱、痛苦的拥挤、还有冲开枷锁后自由表达自己的惊人力量。这力量,“正体验并开拓一种新的公众热情。”而到了1968年,这些少年歌迷中的许多人,“将会再次面临警方拘捕,因为他们可能会参加反战和争取民主权利的抗议活动。”

这就是震惊全球的六十年代的嬉皮士运动。

如果用威廉·曼切斯特式的写法,我应该这样结束这篇书评:1964年,美国身陷越南战争,并且这场战争会越来越成为它的噩梦。风度翩翩的肯尼迪总统被刺杀,使美国人的心灵笼罩上阴影。在美国南部,种族纠纷正在升级。从美国那一年的历史来看,披头士只是一个小事件,四个英国蓝领区长大的利物浦男孩来了,他们唱歌,留相对于正常男子来说怪异的长头发。

1964年,大概没人能预言,披头士的长头发会演变成嬉皮士的标准发型,而约翰列侬会变成一个社会活动家,对越战、种族歧视进行抨击——不,那是一段甜美的时光,披头士的音乐比起后来者“大门”乐队,是如此甜美、健康、阳光。他们也涉猎大麻,但还不像后来的那些摇滚乐队那么极端。1964年,那像是披头士与少年美国的一次恋爱,他们轻摇慢摆,在原本凄风苦雨的人世,唱出一款款抚慰人心的情歌。

是以,当我看到本书236237页时,不由黯然神伤,合上了书。

 

《整装待发》

(美)莱瑞·凯恩著 孙娇绯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月出版


原载《新京报》4月25号书评周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雷光夏来了
后一篇:我要扯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