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薇的采访

(2008-03-17 17:26:03)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物志
一直很喜欢丁薇,春节时采访了她。是打电话做的采访。跟她音乐里表现出来的傲岸肆意不同,采访状态的丁薇很能讲,是热的,热心,热情,热烈……讲到音乐,讲到她的理想的生活状态,她都让人感觉到她的“热”。跟她的音乐的奇崛、野心毕现不同,她的人又极平和,长长采访下来,没有什么标新立异的话,没有竖立姿态的企图,给我的感觉:世界是世界,丁薇是丁薇,两者互不相干。她弄明白了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她放弃了一些东西,以便于把手里剩下的握的更紧。
文章写的中规中矩,但因为喜欢这个人,并且我们聊到的话题,有些也是那一阵我在想的,所以还是贴上来。


丁薇  奢侈的静节奏

 

文:绿妖

 

   

    丁薇在中国的流行乐坛算是个另类。她身处娱乐圈,台下粉丝PK,台上艺人PK,一举一动都是新闻焦点,它是标准的名利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缩影。在这里,机会是容易的,赚钱是容易的,奇迹是很多的——用郑钧的话说,这是一个热锅,而我们是热锅上的蚂蚁。奇怪的是,丁薇却避免了成为一只热锅上蚂蚁的命运。九三年签约至今,她出了三张专辑,并且张张都不考虑卡拉OK传唱度。因为对于她,音乐不是商品,而是她的心灵独白。

    是的,只做自己喜欢的,而不考虑时间成本,这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从这一点来说,丁薇的奢侈程度,远远超过那些开宝马的明星们。这是许多人梦想的生活,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放弃一些利益,同时得到自由

 

    很难叫丁薇艺人,她太不像艺人了。三四年发一张唱片不说,别的艺人出唱片前后,照例是绯闻满天飞,极尽炒作之能事。她倒好,第四张专辑已经进棚录音,她还在看麦卡勒斯与萧红的小说,两个作家都带着寂寞与萧瑟之气。她仿佛不知道艺人的时间就是金钱。与此同时,娱乐圈热闹非凡,歌手去演戏,演员来唱歌,大家都忙着整容,两相对比,更加让人觉得丁薇的慢与静——她仿佛有自己的节奏,而且不为世界所动。

    但是丁薇凭什么如此从容,同样的歌坛环境,同样不容乐观的唱片市场?首先是自己要尊重自己的内心。我一直觉得人生不长,我们永远也想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儿(地球)。我只能尽量让自己这一辈子活得有价值,而这个价值由我自己来判断。

    丁薇签约做歌手时,她的父亲不同意,说文艺界是个大染缸。她说,我相信自己的控制力和判断力。这是一次叛逆,也是一句承诺。这么多年,她没有愧对这句承诺。入行几年,我就已经明白,我是怎样的人,我不是怎样的人,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所以我不会去做那些不搭界的事。

     她能做的事,简而言之,是一切跟音乐有关的事。她不能做的事,比如说演电影,比如说上娱乐节目。周星驰说,其实我是个演员。而丁薇,其实她是个做音乐的,这很简单,也很纯粹,而为了保持纯粹,她要付出一些代价。比如说,身边的艺人可能唱得还不如你,却穿着华贵,开着好车,无限风光地来了。丁薇难道你就没有心理落差吗?几年前我也有过犹豫、对自己的忿忿不平。我唱的也不差啊!这么多年,她也总在想这些问题,直到她对成功有了更丰富,更个人的定义:成功除了名利,还包括其他一些因素。你得到一方面,必然会失去另外一些。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这是一种减法。是放弃一些利益,但同时得到自由。如果我的欲望更强烈,那么我一定拼命去做,每个机会都接,生活节奏也会不一样。而当那个机会是个陷阱时,你的情绪就会有起落,会崩溃。从前我特别不理解国外的一些大明星会破产,心想他们有那么多钱呢,后来我明白,你有名了,就要住最好的房子,开最好的车,你要维护形象,要找保姆,管家,最后你不是你自己,而是一个企业,很多人在你周围。所以我觉得,过有钱人的生活也蛮累的。我在金钱上的欲望没那么强烈,不会设定自己达不到的目标,够吃够用就可以了。

    上中学时,丁薇有一个模糊的想法,她想做一个安排自己生活的人。这种理想,我们都曾有过,但大部分都变成了梦想。我们都会遇到许多机会,每个机会都要求你改变自己一点点,去适应它。如果你要每个机会都抓住,就会越变越多,直至面目模糊。幸运的是,丁薇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想要什么,为此必须放弃什么。这是一种理性的力量,宁静清洁,像她的人。

 

 

用手工作坊制作音乐

 

    静,并不是麻木,丁薇说。就像善于给人生做减法,不代表就是消极避世;就像她的物欲淡泊,但提到音乐却让人感到她有强烈的企图,如一个乐评人所说:你可以认为丁薇清高寡欲,也可以觉得她充满了企图和野心

   提到音乐,丁薇的野心如此凌厉,那样汹涌的生命力,你担心它会不会变成拥有者的一种刺痛和负担。我对音乐有很强的责任感,一方面我总是想证明些什么,当我听到满大街放的那些歌,我就想把自己的音乐推出来。

    她想证明的太多了,她想用音乐证明,中国流行乐可以不比欧美逊色,想证明流行乐不只是那些烂大街的歌,想证明古典和流行乐可以结合,想证明音乐究竟可以有多美。这一切如此复杂,复杂到她第四张专辑的合作者,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小提琴家之一的林朝阳。复杂到在词曲创作之外,她要花四年时间学编曲,买音频软件,学会重装电脑系统,然后在电脑上一点一点,把音乐调成自己想要的那个状态,她说自己做音乐更像是手工作坊;然而它又可以非常简单,简单成一个数字:十五年,三张专辑,第四张录制中。

    做音乐大概可以分成两种态度,一种是表达自己,另一种是做别人想要听的,丁薇虽然认为,两者有时可以配合,但又按捺不住地说,表达自己,本来就是我做音乐的一个动力和理由。表达自己这里出发,她对音乐才能有那样的责任感,和不管时间成本,务必做到满意的奢侈投入,音乐没有固定标准,首先是自己觉得好,这个过程中已经有所收获,那个不止是金钱上的。如果说赚钱,我觉得倒不必做音乐。

     签约时还在校园,一张大学女生的脸,一头长发,而音乐绝无脂粉气。十几年后,从形象到音乐品质都仍旧不变。丁薇,你难道没有想过,要从形象或音乐上改变自己,来迎合一下听众吗?其实有的时候,讨好这件事有点像狗在追自己的尾巴,大众那么多,你真的能搞清楚别人的想法吗?我的观点是,分析别人不如分析自己,人最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的目的很单纯,我先把自己讨好到,自己满意了,才可能让别人感到满意。

   大方向确定下来,中间也有细微调整,比如以前认为只要做好音乐,别的都不重要,而这几年也会注意一下形象。以前不会做选秀节目的评委,但现在认为这与音乐有关,并且,如果你能影响到看电视的人对音乐的理解,为什么不?比如她刚出道时骨头里向外散发着傲气,现在傲气变成了平和,所以她可以坐在各种选秀的评委席上,坦率然而微笑地说出自己意见。

    在有些人身上,你能看到他的整个经历,因为他不曾经历过心灵的扭曲,没有那种黑暗的暴戾。他的经历是透明的一条河流。丁薇就是这样的人。她很早就确立了自我,并且不曾扭曲。她也被世界改变,但那种改变是温和的,像河床里的鹅卵石,经过水流的冲刷,变得晶莹圆润。


原载三月份《瑜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