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听京剧,唱到脍炙人口的唱段时,会有人跟着唱,但不多.
在天津,当台上唱到“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台下形成了一个嗡嗡的立体声!就像听演唱会的全场大合唱,不同的是,京剧的全场大合唱比较低调,会唱的人,只是自得其乐地小声哼哼,在胸腔间共振,但全场如此,那个声场效果!
天津的人真是懂戏,不好的是,听戏的时候,前后左右全都在讨论……尤其当台上念白的时候,没有伴奏,万籁俱寂,这时候前边的大叔还在高谈阔论,这时候就很崩溃。可是好的是,一是有时倒真能长见识,比如说,从前看戏,有段明明台上人没有唱,台下为什么拼命鼓掌,我怎么也想不明白。直到台下传出一声声嘶力竭的绝叫:好弦! !!原来是在给琴师鼓掌!这之后再留神,就发现,原来跟摇滚乐演唱会上有“飙琴”,京剧里也有“飙二胡”!
另一好是昨天看少马爷马志明的相声专场发现的。天津观众听得多,不跟你瞎客气。电视台来的女主持人话多了,台下开始“噫”地喝倒彩,不耐烦地鼓掌,意思是您甭废话,开始吧!可是当那些相声演员们上来后——那之后,他们的掌声可真是温暖人心。比如说,有的地方其实不那么有乐趣,可是也有掌声,是礼貌,也是出于对这些说了一辈子的老人们的体恤,可是真说到乐处,那绝对是掌声雷动,同时全场笑翻。这些音量不同的掌声,在昨天有些时候,比台上的节目更让我感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