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来天津,在鼓楼看到一条旧书街,也曾淘到几本好书,此后一直念念不忘,这次来,就想再探书市.
行动之前,先行百度.我查了半天,发现在天津有个叫“三宫”的地方,号称是华北最大的旧书交易市场,浮想翩翩之下,抄了地址。然后发现,这个三宫嘛,已经被抄底,大批书贩不知去向。接着查,然后发现一个鞍山西道什么广场对面,据说这里还有一些港版CD之类的,我流着口水记下地址,悲剧再度发生,这个地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似乎也被抄底,再度搬家。你也知道,网上的资料,都是个人经验,时间又混乱,这之后天津的旧书市场的踪迹就变得扑朔迷离,我查了半天,不太确定地认为它们一部分流向鼓楼,一部分流向古文化街,还有一部分,流入“四平路某菜市场”——菜市场?还某?我上哪儿找去,这不调戏外地人吗?
保险起见,我没有在周一至周五任何一天去,经验和网上搜查到的资料都告诉我,逛旧书摊,周六日比较是正日子。
周六早上,十一点左右,我来到鼓楼,惨纳,6月份来摆了一条街的旧书摊怎么都没得见啦,整条街,我只看到硕果仅存的一家,我问这儿还有没有旧书摊了,他头也不抬:没啦。“我夏天时还来过呢!”“搬啦!9月份都清理了。”
顺鼓楼一直走到古文化街,也许是我没找到,亦未发现旧书行踪。
请允许我客气地问候以行政命令让旧书市搬来搬去的负责人们的伯父。“三宫”搬迁,我在网上看到的买书人的反应,可用“惨烈悲壮”形容。连我跟出租司机说,我要去鼓楼买旧书时,他还惊奇地问:干嘛不去三宫?——善良的人,他还不知道这个他引以为荣的三宫都清理干净两年了。
旧书市要养,最好是千年不动,才能养出点人气。这么搬来搬去,母鸡亦知如此孵不出小鸡,为什么下命令的人不知道呢?
住在北京,这时候显出一点好处:潘家园它总是在那里的,周六周日,雷打不动。这样一种“不变”,在这不靠谱的时代让人想起来便觉快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