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要建第二居所

(2005-12-19 12:02:31)
分类: 张欣文字
  这是张欣和建筑师张永和的一次对话,当时我们请张永和为我们设计我们的“山语间”。现在翻出来看,当时的一些碰撞还是很有意思,贴出来与大家共享。
为什么要建第二居所
山语间 1998年建成 建筑师/张永和

为什么要建第二居所
张欣  张永和

     张欣:当初我决定建第二居所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苏州园林式的建筑,因为我一直都觉得那是我国优秀传统建筑中最有灵气的。灰瓦白墙,飞檐翘角显得十分素雅柔和。于是我带上照相机,坐上飞机,跑到苏州,越看越激动,想象着自己很快就要在北京有个“留园”。我还想北京气侯干,没水,这样园子里就要修个水池,形状还要不规则的,最好是弯弯曲曲的,池里再养些荷花。

    张永和:其实我也很喜欢苏州的园林住宅。但作为一个建筑师,在设计一幢房子之前,最需要了解的是甲方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业主使用房子的方法、基地的情况,以及当地的材料和建造条件。如果把这几个因素的关系处理好了,建筑设计也就在其中了。就使用而言,一个为家庭设计的房子和一个为一群朋友设计的房子就很不一样。
    你曾提出过你的第二居所,比起城里的家,更多的是为了周末与朋友聚会用的。这使我想到你给设计的房子更像一组微型住宅群体,而不是一个典型的、单纯的、一家人过日子的地方。当然它也不应该是个小型的单元楼。如何从建筑空间的设计上满足这个使用要求便是我要做的工作之一。你又选择了山坡为基地,存在着与平地很不同的建筑可能性,山间的景观是你要到那儿去住的原因之一,房子和景观的关系自然也很重要。
    让我们再回到苏州园林。我想任何一个先入为主的想法,如果一个固有建筑风格,都可能影响我们对使用、基地、建材三者的关系建立一个客观的认识。所以问题在于思想方法而不是园林本身。
    你第一次来我们的工作室,天还冷,你好象着一深色的长大衣,印象不深了。但我注意到你围了一条很别致的围巾,鲜艳的色彩一段一段的,很现代。材料是丝绒的?反正也很特殊。我当时开始构思的这个第二居所就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喜欢园林的人,也是为了一个戴这种围巾的人。

    张欣:你的这种观念和我以前接触过的设计师不一样,我们接触的建筑设计师大多是雕塑家,他们把建筑当成大型雕塑。造型或圆或方,或高或矮,再选材料选颜色,如大理石、瓷砖、玻璃幕墙等,最后才考虑使用,而且往往是当外形构想好了,使用和功能就不得不迁就外形了。
    我记得1996年春节到海南岛去,听说那儿的沙滩特棒,有东方夏威夷之称。我们到了“天涯海角”,没有见到穿泳装,晒太阳的人,见到的都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游客,不仅没人晒太阳,反而有人打着阳伞,都带着照相机在“天涯海角”前留影。去沙滩不穿泳装穿西装是把服装的功能搞错了,所以看着不舒服。盖房子也一样,先要弄清楚使用的功能,然后弄清楚人和房子的关系,生活和房子的关系,房子和环境的关系。当然使用房子的人应该先想明白这些问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建筑师就没有办法设计出真正属于你的房子。

    张永和:我想有的人未必是心甘情愿穿着西装去海滩的,很可能是因为看到别人都是穿着西装去的,自己也不得不穿。一个人要摆脱从风俗到流行的压力,真正正视自己的需要和好恶,并不容易。想象一下那西装海滩上唯一的泳装人士,他一定有可嘉的勇气。这不仅是对甲方而言,对乙方来说,同样也难。你能理解这一点。我得说这是我们合作好的开始。

    张欣:我这也是慢慢开悟的。我当时想在北京复制苏州园林,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更没有想到地理环境和气侯的不同。苏州园林之所以让人流连忘返,是因为在那儿,人、建筑和自然环境达到了最和谐的境界。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照搬到北京,恐怕就成了“桔逾淮北则为枳”。

    张永和:所以只有勇气也不够,还要冷静的分析。城市有如一个沙滩,当这个沙滩的人个个裹着白雨衣戴着蓝墨镜,一个新来的人难免产生入乡随俗的念头。我说的实际上是中国城市中普遍流行的贴白瓷砖装蓝玻璃的建筑。一个建筑师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设计新建筑,就要分析这个环境。房子外面为什么需要贴一层东西?没有可能不贴?如果非贴不可,是不是只能贴瓷砖,有没有其他材料可以用?如果非贴瓷砖,是不是一定要用白色,有没有其他颜色、形状、质感的瓷砖?有没有不同的贴法?玻璃也是一样:为什么要用深色玻璃?如果是为了降低室内的亮度,是否存在其他的方式?如果一定要用深色的玻璃,是否可以有蓝以外的其他颜色?
    我想现在我们对第二居所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共识了,那么我还想知道你希望你的房子满足你的哪些需要?

    张欣:其实我们为什么要建第二居所呢?我们平时住在城市里,白天在外工作,只有晚上才到家里,所以我觉得城市里的家是“黑”的。然而周末离开城市,到第二居所去享受阳光,享受大自然,那儿的家应该是“白”的。我希望我的房子能够看得见风景,没有遮挡,就像是住在山间,住在树丛里。

为什么要建第二居所
山语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