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用歌手林俊杰演唱的一首《江南》来形容网络游戏(本文特别指MMORPG-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这种“粘性十足”的内容产品,再也恰当不过。
“圈圈圆圆圈圈”。网络游戏中做不完的链式任务,环式任务,让玩家在虚拟的世界中不断地转着圈。以至于“天天年年天天的我,深深看着电脑显示器的脸”。林俊杰的歌声中流露出的那种神魂颠倒,传达的是这个时代特殊的忧郁和狂热。起因,不仅可以是“情”,也可以是网游。
“不懂爱恨情愁颠倒的我们,都以为相爱就像风云的善变。”可以说,不懂虚拟和现实颠倒,黑夜和白天颠倒的网络游戏玩家,并不是真的不懂,而是进入了一种“失控”的状态。就像没有进入过爱情状态的人不知道什么叫“颠倒众生”一样,更多的没有过网络游戏经历的人,不可能真正体会,自己和游戏中的“化身”(AVATAR)奇妙的主客体关系以及多重人格的分裂。
网游时代的流行歌曲和网络游戏的流行人群一旦相似,它们肯定就有共同的基因密码。乐队水木年华为网游《完美世界》演唱的同名主题曲,还登上了2006年春节晚会的舞台。
不知日落月升多少个夏秋
不知我已这样奔跑了多久
我从出生就注定一生的寻求
远方那完美世界的爱和自由
几乎是相同的表现方式:把爱及自由与网络游戏的体验相提并论,而前提是,要用坚持不懈的毅力去“奔跑”,这是从出生就注定的。网络游戏的设计者已经设计好了玩家在虚拟世界中的“光阴”,角色随着玩家意愿,同时也在随着设计者的意愿,不可避免地长大。
水木年华煽情地唱道:
没什么能阻拦我们在一起
这就像是引诱情人私奔的蜜语。“我要你不顾一切跟我走。”如果要问,年轻人的血液里流淌的是什么?答案大约是叛逆、冲动和对浪漫的想象。而网络时代的年轻人,由于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要多出很多对虚拟世界的体验,所以,还有着更复杂的“修正”。沟通的便利性诱发了对“爽”以及速度感的追求和依赖;图形界面(GUI)提高了虚拟存在的直观性,进一步释放了MUD(文字式的网络游戏)时代就露出苗头的对化身存在的渴望,玩家群体不断扩大。
同样是林俊杰,还有一首《一千年以后》。如果细细体会,就能发现里面流露出的与以往时代不同的时空吊诡的感觉。“一千年以后,世界早已没有我。那时红色黄昏的沙漠,能有谁解开缠绕千年的寂寞。”
虚拟体验确实能够给大部分玩家带来足够的“沉浸感”。这种沉浸感正是其它很多美好的东西、邪恶的东西能够带给人类的,例如香水、爱情和毒品。诗人将爱情比喻成毒药,广告人用“毒药”来命名香水。冥冥中网络游戏模糊了玩家脑海里的生与死的分野,将生死这个最大的人生哲学问题含混地嘲弄了一番,因为玩家可以无数次地复活。毕竟那不是一个肉体的存在,而是可以复制、修改的数据。如何对付与虚拟相关的感受,已经是现代人必须进行的一个课题。就像,每个人曾经对“梦”这种东西进行过的思考一样。
就像电影一样,网络游戏也是一种内容产品,但比“梦工厂”更能造出梦幻感受。就像一切均可能入梦,未来的网络游戏,还会包罗更多题材,也将带来更多的奇妙感受。